第(3/3)頁 謝華香以前住在城里,吃的米都是到糧所買的,雖然知道大米是種出來的稻谷,但具體到稻谷怎么變成白米,卻是沒有一點概念。 因此十分地好奇:“幺妹,舂米是怎么舂的啊?” “用舂筒舂呀!”沈麗華理所當然地說,她也理解不了為什么會有人不知道怎么舂米。 沈家有一個小舂筒,就跟城里藥店里用來舂藥粉的舂筒差不多形狀,就是比那個大一點兒,平時用來舂點香料什么的用。 “可是那樣不都變成米粉了嗎?”謝華香驚訝地說,而且還是米粉跟米糠混合在一起。 沈麗華覺得跟她說不清楚:“反正你到了就看唄!” 兩人還沒到放石臼的棚子呢,就被外邊的人群給嚇壞了,一個個都是挑著籮筐來舂米的,好不容易分了口糧,當然要趁新鮮吃一頓好的,大伙兒都懷著辛苦了大半年,一定要好好犒勞自己一頓的想法,于是這舂米的地方可不就是人滿為患了么。 兩人把帶來的半籮谷子放到最后排隊,謝華香忍不住湊過去先看別人是怎么舂米的。 地下一口巨大的石臼,是用一整塊大石頭鑿成的,像一只巨大的酒杯,身子埋在地下,只有臼口露出地面,四周用破陶瓷缸片貼平了,以方便清掃。 石臼的里面鑿著螺紋,稻谷就倒在里面。 臼口的上面,架著一根有十幾公分粗的筆直的樹干,別人告訴謝華香,這叫做“碓”,碓的中間裝著一個像是蹺蹺板中間支撐的那玩意兒,一頭架在石臼上,頭上綁了一根木杵,另一端的地上挖了個坑,一個人把腳踩在上面,用力往下一踩,然后再一放松,木杵的那一頭就會舂下去打在稻谷上。 就這么循環往復不停地踩,就能把谷子的殼去掉,舂得差不多的時候把石臼里面的大米撈出來過篩,篩掉的是米糠,剩下的就是可以吃的白米了。 這樣舂出來的白米其實很粗糙,顏色也比糧所里買的白米要黃一些,不過對大伙兒來說,這已經是最好的精糧了,要不是剛分了糧食,還真舍不得這樣吃。 當然舂出來的谷糠也是能吃的,拌在玉米面里做餅子吃,就是吃的時候有點兒刺嗓子,但照樣能頂飽。 等了大半天才輪到了謝華香她們,前一個人仔仔細細地把石臼里剩下的一點谷糠都掃干凈了裝進袋子里帶走,沈麗華在自家的谷子倒進石臼中,謝華香興致勃勃地踩上了木碓的那一頭,開始舂米。 跟玩蹺蹺板一樣的,還挺好玩。 不多會兒,謝華香還沒踩過癮呢,沈麗華就讓她趕緊停了下來,再舂下去就不僅僅是脫殼,而是舂成米粉了。 舂過的大米和米糠的混合物,沈麗華小心翼翼地舀起來裝在布袋子里,跟前面所有人一樣,一點兒米糠也舍不得浪費,用一把竹子做的小笤帚掃得干干凈凈的,帶回家去過篩。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