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帝后大婚(完結(jié)章) 六月十八,整整下了一整日的大雨,直到次日清晨才緩緩放晴,諾大的京城就如同被水洗了一般,空氣里都透著一絲清爽來。 六月十九日辰時,登基大典正式開始,文武百官、皇家貴族自宮門口一直排到了議政殿大門前,惠帝坐在素車(古代輪椅)上,看著紅綢路盡頭走來身穿龍袍氣宇不凡的二兒子,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兒。 這幾日他憤怒過悔恨過,但事已至此,他仿佛也只能接受眼前這個比較好的結(jié)果。 此時他看著他,仿若看到了數(shù)十年前自己從那里緩緩走來的情形,回想那時他大權(quán)在握美人在側(cè),是多么的意氣風發(fā)。 但如今他再回頭看看,曾經(jīng)摯愛他的女人、最信任他的兄弟,竟都不在了…… 孤家寡人,原是這個意思嗎? 他忽而想到數(shù)年前下令斬殺云家人時的情形,忽而緊緊握了握拳。 不,他沒錯,即便是最好的兄弟和最愛的女人也會有背叛他的時候,若不是因為他當初的果決,怕也不會有今日的大漢,對,他沒錯! 正在他沉浸在回憶里時,軒轅澈卻已經(jīng)走到了他的面前,身旁何守義見惠帝許久未動作,便主動提醒道:“皇上,該遞交傳國玉璽了。” 大漢歷來便有這個規(guī)矩,在祭天、告祖之前,倘若先一任皇帝還在世,這傳國玉璽便需要由他來親自遞交給繼位者,若先帝不在,便由朝中地位崇高的閣老來負責,沒什么別的意思,無非只是宣告一下繼位者的正統(tǒng)性而已。 惠帝聞言這才回過神來,接過何守義手上的玉璽緩緩遞交到了軒轅澈的手上,他口不能言,便在軒轅澈接過玉璽之后,只用手拍了拍他低下的頭,以示慈愛。 “兒臣定不辱命。” 軒轅澈神色平靜,仿若登基在他看來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一般,這等心性倒是讓惠帝贊揚的點了點頭。 這一步就算是過了,接下來便是要由文武百官和所有的皇家貴族陪同,一起去京郊的臥龍山上祭天告祖。 而這個過程不能乘坐任何代步工具,所有人必須徒步前行,由數(shù)千王軍護送,這還不算完,祭天告祖后還有最后一個步驟,便是在回來之后登上城樓,屆時滿京城的百姓都會聚集在城樓下,聽新帝告謝天地萬民。 這三個步驟缺一不可,怕是要一整天才能完全結(jié)束。 而荀柳作為惠帝親封的朝陽郡主自然也在拉伸隊伍之列,本來昨天她還為小風馬上就要圓夢興奮的不得了,但現(xiàn)在她卻無比后悔自己沒聽莫笑的話偷偷綁上護膝,這整整十幾里路啊,這么熱的天還這么多人擠在一起,她感覺自己都要窒息了。 尤其是她看到身旁的少婦小姐們都帶著貼身丫鬟給幫忙打扇子擦臉的,她就更是暗罵自己逞能非要自己來了。 正在她這么想時,忽見一道人影從人群里鉆了過來,居然是莫離。 他看了周圍幾眼,將一樣東西塞到了她手上,“姑娘,這是公子讓我給你送過來的,待會趁著無人注意你便綁上,另外莫笑就在后頭,馬上也會跟過來,若有別的需要,你便讓莫笑去通知我一聲。” 她低頭一看居然是一套護膝,做工質(zhì)量都比之前莫笑給她準備的那套好很多。 都這個時候了那傻子居然還想著她,不怕被大臣們發(fā)現(xiàn)么。 荀柳心中一暖,便沖著他點了點頭。 等莫離走了沒多久,果然見莫笑也從身后鉆了過來,懷里還偷偷摸摸的揣著什么東西。 “你這里頭是什么?” 荀柳好奇道。 “水和來客樓的點心,我就知道姑娘會后悔,所以專門去給姑娘買的。” 莫笑說著將點心又往懷里藏了藏,荀柳則滿臉黑線,看來有的能真是不能隨便逞啊。 熬了整整兩個時辰,隊伍才終于到了臥龍山,因為祭臺位置很高,往下便是長長的臺階,在新帝祭天之時,隨行的人便需要這么一路順著臺階往下跪,越往下地位越低。 但荀柳此時卻羨慕那些地位低的,因為不用爬這么多臺階,還不用這么曬。 尤其是這祭天的儀式極其漫長,一轉(zhuǎn)眼便到了中午,好在莫笑提前準備了點心,反正離前面還有段距離,她便趁著周圍人都在虔誠禱告,便偷偷摸摸吃起點心來。 卻不料這來客樓的點心實在做的太香,立即引起了周圍好幾個婦人小姐的注意,看向她的目光也帶著驚訝和嘲諷,直到荀柳從里頭挑出幾塊逐一遞了過去,那表情好像是在說“見者有份”似的。 只見幾人的目光從不屑再到遲疑,最后其中一人悄悄伸出了手接住,另外幾人便也勉為其難的接了過來小口小口慢慢吃著。 莫笑:姑娘就是強啊,什么事情都能做的這么光明正大積極樂觀。 等祭天告祖結(jié)束開始返程,便已經(jīng)是未時之后的事情了,荀柳隨著隊伍繼續(xù)往前走,又走了整整兩個時辰,這才終于到了城門底下,因為城樓上位置有限,文武百官需跟新帝一起上去,她和其他的皇家貴族只需留在下面就好。 但不知為何,她總覺得上了城樓之后,小風的表情好像有些不同,那雙鳳眸里似乎正醞釀著什么…… 再往他身周掃了一圈,竟發(fā)現(xiàn)莫離竟也不在,平日里除非有要務(wù)在身,不然最需要他貼身保護的時候,他斷然不會私自離開的。 難道…… 她忽而想起韓軍,忍不住看向一旁的莫笑,“笑笑,韓軍這幾日是不是已經(jīng)到京城了?” 莫笑神色微閃,竟沒說話,這讓荀柳心里一咯噔。 “他到底是如何打算的,你們是不是都知道?” 之前她特意問過他想如何為云家翻案,但他只笑答了一句已安排好,屆時必會讓她親眼看到。 他說的看到不會就是…… 她的心臟忽而劇烈跳動起來,忍不住看了看城樓下密密麻麻的人頭。 他竟想……他竟想…… “姑娘。” 莫笑忽而看向城樓上緩緩道,“主子是在用最好的方式讓云大將軍和那三萬將士安息,還請您好好看看吧,今日之后,云家人便會徹底洗去這戴了六年的冤屈。” 荀柳怔然,不禁抬頭看向城樓之上。 只見身穿龍袍的少年緩緩走上高臺,六年前出宮時的青澀和害怕已全然褪去,如今站在她眼前、站在文武百官和萬民眼前的是一位仿佛能安定乾坤的一代帝王。 沒人能比她明白,這樣的蛻變是他用多大的代價換來的。 六年籌謀,終于換來了今天這一刻。 “還請新皇為萬民賜福語。” 何守義端著玉如意在旁高聲道。 軒轅澈掃了眼城樓下數(shù)萬雙眼睛,接過他手上的玉如意朗聲道:“朕愿遵天意,繼德行,承萬代之基業(yè),報萬民以福祉……” 不少人聽著便不覺跑起神來,尤其是女人,似乎注意力都放到了新帝俊美無雙的臉上去。 因為這福語實在與歷來沒什么不同,無非也就是些場面話而已,想當初惠帝也曾保證過會使政治清明,但現(xiàn)在看看似乎也沒兌現(xiàn)什么。 但誰想他們剛走神沒多久卻聽到了不一樣的信息。 只見軒轅澈繼續(xù)道:“既今日起,罷黜貴族科考優(yōu)待廣招寒門學子,治各州貪腐,重計賦稅,剿除匪類,這四項決議已備,文武百官若有異議,可現(xiàn)在提出,不然……” 他說著語氣重了些,“到了明日早朝上朕若再聽誰出言反駁,朕會親自送他來這里與百姓們狡辯狡辯……” 此言一出,不論是文武百官還是千萬百姓都是震驚非常。 百姓們還從未見過哪任皇帝會直接在賜福語時決議政事的,但這無疑比那些場面話可有用多了,畢竟這每一樁都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兒啊,更勿論新帝還暗自花費了時間下了決議方案,特意在這種儀式上告訴他們。 他們被皇家士族敷衍剝削了這么多年,還是頭一次遇到這般重視他們的皇帝。 不知道人群里誰先喊了一聲,一時間底下響起了此起彼伏的歡呼雀躍聲,都在稱贊新帝賢明功蓋九州。 看到這個場面,即便是有的貴族大臣想提異議,這會兒也不敢自己出來找死了,畢竟他們就一張嘴,可辯不過成千上萬張嘴。 惠帝一直在旁邊看著,見此目光閃動,不知在想什么,不過他現(xiàn)在只是個廢人,即便有什么話也無法表達了。 現(xiàn)在時辰已到,天色已經(jīng)近黃昏,就在眾人以為這個流程就要過去時,新帝卻并未按照流程那般走下高臺,而是再次朗聲道:“除此之外,朕還有一件事需在這里完成,今日官民齊聚,朕有一件事想托各位論個公道。” 眾人面面相覷,底下的百姓們方才受了新帝恩惠,自然是向著他的,但上頭的文武百官們可就神色各異了,畢竟這位新帝一上位就來了這般出人意料的操作,他們此時也拿不準到底接下來等著他們的到底是什么。 然而惠帝卻目光微閃,似乎想到了什么,他雙目睜大,忽而撐起身子想要起身,但何守義卻在他身后死死壓著他的肩膀,將他固定在了素車上,而兩人身后有宮人撐著寬大的流蘇華蓋,文武百官看不到這里的情形。 這時候只見城樓下的階梯上,有一黑衣護衛(wèi)帶著一人緩緩走上了城樓,只見那人面容枯瘦,年紀似乎在中年左右,但不知為何,他滿頭青絲已經(jīng)成了白發(fā),看上去頹廢異常。 百姓不識,但文武百官卻認得,他就是狼牙山一事的親歷者,云峰麾下玄武將軍韓軍! 惠帝見此面頰狠狠顫抖著,要說剛才還只是懷疑,現(xiàn)在看見了此人,他便已經(jīng)百分百確定,他這個兒子、他親自讓繼的新帝,竟準備在登基這天重翻云家的舊案! “想必各位對此人并不陌生,此人便是定國大將軍云峰麾下玄武將軍韓軍,當年云家叛國一案各位應(yīng)當也都記得,今日朕便要當著文武百官和所有百姓的面,辯一辯當年云大將軍和那三萬將士到底有沒有叛國,韓軍!” 軒轅澈鳳眸驟厲,“你親自將當年狼牙山上的真相告訴他們。” 惠帝渾身顫抖,看著那人心中竟有些恐懼起來。 而文武百官中凡是當年親歷此事者也都有些心虛的低下頭,無一人敢上前阻止。 韓軍面色灰白,先是凄然冷笑了一聲。 “六年了,整整六年!草民真不知你們這些道貌岸然的敗類到底是如何夜夜安心入睡的!若是沒有大將軍,若是沒有那三萬將士,你們安能繼續(xù)享受榮華富貴!” 他情緒激烈的冷笑數(shù)聲,又狀似哭號道:“六年前,本來一切不會變成這樣的……” 眾人聽著他的敘述,期初還心有懷疑,但往下越聽卻越是駭然痛心。 六年前,云峰帶軍與昌國軍酣戰(zhàn)數(shù)十日,但不知何故從各州派往的軍糧忽而斷了供應(yīng),但大戰(zhàn)在即正是一決勝負的時候,云峰便決定趁著糧餉還算充足一擊決勝,當夜便與三位將軍率領(lǐng)三萬精兵從狼山繞到敵軍后營準備偷襲。 然而誰知偷襲情報走漏,昌國軍反將他們圍困在狼牙山,并接連致使北部十余座城池被攻陷,云峰利用山中地勢和三萬將士死守狼牙山,整整幾日竟無一人傷亡,為此激怒了昌國軍。 從那日起,昌國軍便每日抓來陷落城池的大漢百姓數(shù)百人,拉到狼牙山下一排排殺給云峰將士們看,逼迫他們繳器投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