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應曹操之檄文,祁鄉侯勃海太守袁紹、后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冀州刺史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廣陵太守張超、徐州刺史陶謙、西涼太守馬騰、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共計十八路諸侯打出討董的旗號,于各地紛紛起兵…… 各路諸侯兵馬多則數萬,少至萬余,多少不等,各領文官武將,投洛陽而來。 不久,曹操與各路討伐董卓大軍共計數十萬人馬,在陳留附近的酸棗(今河南延津西南)合兵,組成一支聯軍,聲勢浩大! 合兵之后,首倡者曹操宰牛殺馬,大會諸侯,商議進兵之策。其間,眾人公推袁紹為聯軍盟主,統領一十八路諸侯! 次日,營中筑臺三層,遍列五方旗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后袁紹登臺而拜,宣讀盟約;各路諸侯立誓除賊,歃血為盟! …… 遼東這邊,在安排完諸事后的第二日,雷云即在北營的大校場上誓師出征! 近萬名將士衣甲鮮明,裝備精良,已然整裝待發! 臨行前,可兒自然是淚水漣漣,那心碎的眼神看得雷云十分揪心;畢竟,他二人成婚滿打滿算也不過半個月而已。 蜜月都還未度完便要出征,這無論對她還是他都是一件極為殘酷和痛苦的事情。 但是從他那日下定決心之后,今日之事便已經注定。 不舍地擁抱了愛妻良久,雷云還是決然放開懷中佳人,跨上戰馬絕塵而去…… 他很清楚,此刻絕不是兒女情長的時候。 此番洛陽之行十分重要,若是順利,遼東今后的狀況將會發生巨大的改變! 前日交給裴仁等人的三項策略,雷云也知道實施起來必定不會順利,因此在臨行的前一晚,他又特地將裴仁、裴信、田韶等幾人召到府中敘談了一番。 有些話不能當眾說出來,但若不能將這幾人完全說服,他們必然不能放開顧慮,全心全意地去做事,三項策略的成效也會因此而大打折扣。 最重要的是,雷云眼前也只能依靠他們。 裴仁、裴信自不必說,他們的生死榮辱已經同他完全綁在了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自然會無條件支持他的所作所為,但是那些遼東豪門大戶還是必須要安撫一番,如此方能使整個事情的過程不出差錯。 這也是無奈之舉啊! 這個時候,雷云也只能望著青天而長嘆息。 接下來一連十余日,遼東軍都在盡可能的避開城鎮,極力趕路…… 到了第十五日傍晚時分,雷云的兵馬也終于趕到陳留附近;而且他也已經接到流星探馬的回報,正馬不停蹄地朝著聯軍的大營而去。 遼東軍一路雖然已經在日夜兼程的趕路,但是由于途中在冀州停留了了幾日,再加上路程著實太遠,如今還是遲了各路諸侯一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