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主要是問做導演的方沂,他對于蛟龍號的意義,就類似于美國載人航天項目當中登月的普通教師,是技術非常成熟的炫技表現。 美帝那一次載人項目搞砸了,蛟龍號可沒有啊。 方沂的詞早已經被固定了:“我已出艙,感覺良好。” 《直播間》欄目的張召鐘和金燦容掰扯了足足三個小時,口水都說干了,終于能歇會兒。鏡頭轉到方沂臉上,《直播間》的主持人跨越三千多公里和方沂進行通話。 她問:“海底有沒有龍宮?” “當然是沒有了。” “聽說方導的新電影就打算拍攝蛟龍號啊,傳言還會有龍宮出鏡?” “電影會有藝術化的創作手法嘛,但科研卻不是這樣。正如人類第一個女宇航員飛上了外太空,她窮盡了視野也沒有看到上帝……所以非要說的話,蛟龍號就是現實的龍宮了,雖然它沒有仙子飄來飄去,但它的一切是真實的。” “方導的額頭上有灰呢,是在艇內碰了一下嗎,還是剛才擦汗抹到了上面。” 7017k /90/90635/29488844.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