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看到《節奏大師》的成績一路攀升后,一群熬夜守著后臺數據的公司員工們,心中的大石頭這才落地。 按照游戲目前的趨勢,第一個月就能把公司前期的制作投入收回來,第二個月就可以正式開始盈利。 一款網游兩個月就盈利?這在業內都能算是神速了。 公司微信聊天群。 彭余焰:我就說嘛,楚總這創意當時我一聽就驚為天人!這樣的游戲怎么可能不火呢!/燃燒/燃燒 許念磬:當時楚總最開始拋出創意的時候,你是第一個get不到點的/捂嘴/捂嘴 趙冰冰:唐妹妹的美術畫風實在是太贊了!這些角色的立繪每一處細節都十分生動!我一個從五六歲就開始學畫畫的專業畫師都自愧不如, 聽說唐妹妹是半路才開始學習的呢,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見識一下她的真容/期待 員工a:說起來明天就是勞動節了,大家要不要組個團一起去唱k啊? 員工b:等會……勞動節?你不說我都忘了,楚總不是說給我們放三天假嗎?合著放的是法定節假日是吧? 眾員工:??? 捏媽的! 虧我們還感動了一手,心想楚總人實在是太溫柔了,居然這么體貼員工。 結果特么的是勞動節法定節假日放了三天…… 主要還是這段時間忙到飛起。 每天睡醒就急匆匆往公司趕, 下班又已經是凌晨三更半夜,回到家中倒頭就睡, 根本沒精力關心外界的雞飛狗跳。 不過, 不管怎么說。 《節奏大師》以目前的表現力,已經算是初步在這片市場上站穩了腳跟。 銷量越好,分到手里的獎金自然也越高。 這么一想,不少員工們心里又平衡了。 眼看天色都快亮了,眾人紛紛在群里道了一聲早安,便各自滾回床上補覺。 就在君月工作室的員工們進入夢鄉沒多久后。 天色大亮。 隨著越來越多的網友睡醒,各大媒體平臺的用戶活躍度也慢慢升高。 有關于張雪笙發布的一則控訴貼瞬間沖上了熱搜。 林雪心這個人物一直都是頗有爭議的。 但招架不住她這個人臉皮比鞋底都厚,以前一旦出事,她便沉寂半個月,等熱度翻篇后。 又跟沒事人一樣跳出來繼續抨擊他人。 只要不觸及紅線,沒人能拿她怎么樣。 這次的事情卻稍微有些特殊。 明星與明星的粉絲團中堅出現矛盾的瓜,屬于較為罕見的事情,還是讓不少人都津津樂道的。 “我去, 以前怎么沒發現林雪心是這種人呢?營銷出來的人設跟她本來的性格差距太大!吐了!” “我之前就一直覺得《我也想你》這首歌很不錯,不知道為什么林老師非要抓著這首歌不放。有本事自己再作一首歌唄,自己的經典作品翻來覆去還是那么幾首。” “晚節不保咯。” “她年輕那會名聲也就那回事吧?建議年輕的粉絲們可以去翻一翻她以前那些破事。” “文章里面提到的《節奏大師》是款音樂游戲嗎?聽起來好像挺好玩的樣子, 我去下載一個試試。” “同下載!能尊重原創歌手的游戲公司真的很罕見了好嗎!我看很多游戲里面的bgm都是沒得到授權就胡亂拿出來用的, 真惡心。” “哇!居然還有周董的《霍元甲》!” “丟!《卡農》這么經典的曲子授權都拿到了?我趕緊去試試看!” 隨著這片帖子的熱度不斷攀升, 知道節奏大師的網友越來越多。 并且在試玩之后,紛紛給出了非常不錯的反響。 認為這的確是一款創新性極強的游戲,真正做到了將音樂與游戲相交融。 事情發酵到中午的時候,節奏大師的名聲已經不需要依靠帖子的熱度擴散了。 從一開始‘你聽說林雪心的那個瓜了嗎?對了,有個游戲叫節奏大師推薦你玩玩’ 到后來演變成了‘給你推薦一款超好玩的音游《節奏大師》,對了這游戲好像還扯出一個瓜,你可以去了解一下。’ 到最后,網友們的畫風一直變成了。 “臥槽!這是個什么游戲??” “還有這種類型的游戲??” “這游戲也太爽了吧?多次失敗后,完成一首曲譜的那一刻帶來的成就感,讓我感覺我就是站在世界巔峰的男人!后來被我媽拿著掃把打下來了,還讓我以后不要像個傻逼一樣站在茶幾上大笑。”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 “不說了,我已經約了女同學出來玩,等會我要在她面前用這游戲裝逼!” 除了沙雕網友們的評價之外。 求游若渴的玩家們也紛紛涌入,瞬間被這新穎的類型與上頭的爽點反饋吸引,掉坑無數。 節奏大師貼吧組以光速被建立,無數提問帖,教學貼,秀戰績的帖子層出不窮。 據一家游戲專欄網站統計。 節奏大師的破圈指數在峰值的時候,達到了1200+ 1200的破圈指數相當于什么概念? 每一秒鐘, 全網有1200條提到了《節奏大師》的動態消息,在向外傳播。 直接打破了所有網游的上架破圈指數,成為了國內網游史上破圈速度最快的游戲! 這個恐怖的數據引起了無數玩家們的驚呼。 無論是以前曾經火爆過的經典游戲也好。 還是近期風靡的植物大戰僵尸與拳皇也罷。 它們自然有著比節奏大師更深厚的底蘊,有些經典老游戲火了20年都還保持著一定的影響力,這些都是節奏大師無法比擬的。 可是,論破圈速度。 沒有任何一款作品可以與之相提并論! 與此同時。 與游戲這一行業幾乎不相干的另外一個行業,愉悅聽音樂文化有限公司。 愉悅聽是一款音樂平臺,公司主營項目則是購買各大音樂版權,集合在自己平臺上,然后通過‘開會員聽歌’這種方式賺取收益。 音樂這一行的誕生,幾乎快要追溯到上古時期人類剛起源的那會了。 作為最古早的八大藝術之一,音樂藝術從來都不缺市場。 時代在更迭,音樂的種類同樣在更迭。 每個時代都有不少經典之作出世。 當然,像是這種大眾的藝術文化,搶飯吃的人也就多。 不談做音樂的公司,就光是市場上大大小小進行收聽服務的音樂平臺,就足有上百個。 市面上火爆的歌來來去去就那么些個,每個音樂平臺幾乎都會購買版權收錄。 如何讓聽眾選擇你家的平臺,變成了最尖銳的問題。 行業內卷的不像樣子。 因此,有音樂平臺便想出了一個絕活——獨家版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