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二月十九日,大軍誓師出征第七日,趙桓率神武右軍主力抵達寧陵。 帥帳中,趙桓放下手中的戰報,嘖了一聲,望向一旁的岳飛,問道:“卿確定王貴這份戰報沒有寫反了?是他帶著千余人把十余萬叛軍圍在南京城中, 等待我等去支援。” “而非十余萬叛軍把他圍困在南京城下,等候我等去救援?” 畢竟王貴這戰報實在是太離譜,區區千余人,他是怎么圍困整個南京城十余萬叛軍的? 岳飛拱手,回道:“稟官家,結合此前戰報, 王貴應該沒有虛報軍情。他自寧陵大勝后, 一路向南京且戰且前,擊破數路敵軍,方才圍困了南京。” “……用他的話說,敵人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我還擊。” “那……還真是當誅啊。”趙桓不由的跟著點頭認同道。不過他很快反應過來,不對啊!我們不是在討論千余人是怎么圍困十余萬叛軍的嗎? “卿就不覺得這戰事離譜到有些詭異嗎?王貴所部,區區千余人!是怎么圍困南京的?” 岳飛笑著解釋道:“官家,王貴這是故意自夸呢,他所部何止千余人。叛軍中雖有人頑固抵抗,但亦有大量忠義之士,出城即倒戈而降。前軍如今至少有近萬人了。” 這么說,趙桓就大概有些理解了。 南京派出抵抗王師的軍隊,要么出城即降,要么望風奔潰。 戰事就這么僵持下來了,南京不敢繼續派軍出城。 王貴部下人數太少,打不下城池。 所以軍報就成了如今模樣,王貴率領神武右軍千余人把南京給團團困住了。 趙桓總算是知道歷史上那些看起來匪夷所思的奏折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要沒有岳飛這位樞密副使對著之前軍報逐一為趙桓講解, 只看這一份軍報, 講道理,趙桓也覺得前線將領在糊弄鬼呢。 總體而言,這場平叛之戰,叛軍的一切表現都在朝廷的意料之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