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于數日前,長安朝廷之上,相國董卓慵懶地躺在特意為他定制的榻上。 小皇帝劉協瑟縮在龍椅上,看了一眼還在挖鼻孔,毫無禮儀的董卓,顫著聲音說到:“有奏章出班,無事朝散!” 原本,這也就是應付差事的一句問話,劉協已經習慣,在這樣的常朝上,能發生的事情只有兩種。 一種是:董卓立威,無外乎暴怒殺人,翦除異黨或是逼迫自己封賞他的親信。 第二種則是一些漢室老臣說一些無關緊要的廢話! 拜托,當皇帝很累的,你們覺得我現在還管得了事嗎?雞毛蒜皮的事情就不要來煩我了,重要的事情,朕也管不了啊! 真正的軍國大事,不都是在董卓的那個小朝廷上解決的嘛! 照例地問了一遍,劉協正欲看向董卓,等待他下一步動作時,一人著急忙慌地跪倒在了大殿下。 “臣,有本奏!” 劉協還沒開口,董卓已經是皺了皺眉:“司徒大人有何事無法解決,需要勞煩陛下?” 跪在堂下的,正是當今司徒王允。 王允聽到董卓的這句話,背心都嚇出了一身冷汗。 可還是硬著頭皮道:“陛下明鑒,相國大人明鑒,小人族人為奸人所害,不得已,求陛下,相國大人為小人做主!” 董卓聞言一陣詫異,習慣性地看向了李儒。 李儒捏著小胡子望了王允一眼,站出來躬身道:“啟稟陛下、相國大人,臣昨日剛剛收到來自雁門太守郭缊和太原尹劉備上書的奏章,或與司徒大人所言相關!” “哦,文優可直言,王司徒,快些起來,若有冤情,咱家必然為你做主!” “謝陛下,謝相國大人!”王允從地上爬了起來。 “文優,那劉備可是當初虎牢關三兄弟大戰奉先的那人?”董卓問道。 “秉相國大人,正是此人,前段時間因其為皇室貴胄,故相國大人恕其罪過,請陛下封其為左將軍,領太原尹一職!” 龍椅上的劉協瞪了李儒一眼。 你們那叫請嗎?就差按著朕的頭答應了! 不過,當初董賊讓自己簽署的那份封賞圣旨中的劉備,竟是我皇室同宗,此人……忠否? 劉協第一次對領兵在外的某一個諸侯起了興趣,小耳朵側了側,盡可能地聽得清楚。 “哦~你這么說,咱家就想起來了,真是這劉備啊,你說昨日這劉備有奏章傳來,所謂何事啊,還有那什么郭……” “雁門太守郭缊!”李儒提醒道。 董卓點了點頭:“還有這郭缊,又為何事上奏?你剛才所言,此二人奏章與司徒大人所述之事有關,我沒記錯的話,王司徒是太原人士吧?” “相國明鑒,老臣,真是太原祁縣人士!”王允雙眼微紅道。 李儒看了一旁面露哀慟的王允一眼,回答道:“劉備上書,言晉陽王氏與南匈奴各部之間勾連,企圖引狼兵南下,侵吞整個太原郡,被他帳下謀士察覺,先于陽曲外目睹南匈奴賊子殺害護匈奴中郎將王柔,劉備趁機殲滅了這一支匈奴騎兵!” “胡說八道,我族弟王柔,乃是朝廷親封的護匈奴中郎將,為兩族和平,做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此番與南匈奴部會面,是為達成進一步的友好關系,奈何這劉備初入太原,眼紅我王氏財富,伙同南匈奴部殺害王柔,侵吞整個王家財產!”王允怒發沖冠道。 董卓看了他一眼,面色如常道:“文優,王司徒所言可對?” 李儒笑了笑:“個中詳情,我未加追查,但如王司徒所言,劉備后續的確是將整個晉陽王氏覆滅,不過……” “不過什么?”董卓一副看好戲的姿態。 其實,這些事情,王允大可以私下解決,但他卻在朝堂之上提了出來,目的也很簡單,祁縣王氏的家書將這次的事件詳情描繪的很清楚。 要說他心疼晉陽王氏是假,為扶持自己的祁縣王氏才是真。 但晉陽王氏和劉備之間的恩怨瓜葛,只需要調查一遍,便能水落石出了,劉備是董卓親封的太原尹,王允拿捏不住董卓對劉備的態度,只能選擇在朝堂上說出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