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礙于諸公的面子,自己這個司徒提出來的問題,董卓但凡有點腦子,都要做出一副處理的態(tài)度! “不過,劉備在奏章中附加了晉陽王氏所犯罪狀,屬下看過之后,也覺得這晉陽王氏……該殺!” 要說李儒是毒士,這點不假,他為了幫助董卓,什么事情都干的出來,鴆殺少帝,遷都長安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對于李儒而言,外界的非議都只是枉然。 但是,自李儒成了董卓的女婿,替他出謀劃策開始,李儒所用之計,目標都為天下世家,王公子弟,富商豪族,他雖惡毒,但卻不喜壓榨平民百姓。 除遷雒陽百姓以充實長安之外,李儒未曾有過計謀針對百姓。 當然,他的主公董卓,在掌握大權(quán)之后,的確是暴虐無常,朝堂上下,世家大族,黎明百姓,無不對其恨之入骨,這卻與李儒無關(guān)。 李儒初見劉備奏章之時,對晉陽王氏之行為,唾罵厭棄,當知此等大族覆滅盡誅之時,只覺內(nèi)心大慰! 故此,他于朝堂之上,并不偏頗于王允之言! “李儒小人,安敢辱我族人!”王允破口大罵。 李儒聞言,站定身子:“相國大人明鑒,此乃劉備奏章之表述,屬下只不過是執(zhí)客觀之言!” “晉陽王氏雖滅,然外敵侵我大漢領(lǐng)土之心不死,相國這位并州牧不凌并州一地,宵小竟放肆如斯,南匈奴七部首領(lǐng)之一,左南親率騎兵三萬,南下牧馬,欲吞并太原,而逐鹿中原!” 李儒語出驚人,堂上諸公紛紛私語,朝堂頓時一片紊亂。 “賊子放肆!”董卓冷哼一聲,朝堂頓時噤聲。 王允也被嚇了一跳,縮頭縮腦地躲在了一邊。 “文優(yōu),匈奴賊子,可入我境?”董卓這時,一展當年西涼飛熊之威。 “還請相國安心,劉備為馬上將軍,即使匈奴率兵三萬南下,亦被其戰(zhàn)勝,左南淪為階下囚,而劉備也已遣先鋒趙云,北上收復(fù)雁門全境!” “好,這劉備,咱家沒用錯,就讓他在并州解決那些狼子野心的外族吧!”董卓大喜。 “文優(yōu)啊,你說,這劉備立下如此功勛,咱家是不是該賞賜一番啊?” “這……”李儒猶豫。 旁邊的王允面色一白,自己本來是打算告狀的,怎么這下子變成替劉備請功了? “文優(yōu),有言直說便可,陛下在此,凡天下大事,皆于掌握之中,陛下,你說是吧?” 董卓虎目一瞥,劉協(xié)頓時打了個寒顫。 忙回答道:“尚父所言極是!” 引得董卓哈哈大笑,堂下諸公臉色難看至極。 “回稟相國,且再聽我說完雁門太守郭缊的奏章,再行決斷也不遲!”李儒拱手道。 “郭缊?哼,咱家記起來了,就是那個自己的雁門老家都被南匈奴端了,只敢龜縮在晉陽的那人嗎?”董卓開口道。 “正是此人!”李儒點了點頭。 “他又有何事上書?” “還是與那劉備有關(guān)!”李儒回答道。 董卓眉頭一皺:“說!” 隨后,李儒將郭缊奏章中所言一一敘述。 相比劉備只敘其事,不言細節(jié)的奏章,郭缊的這一封奏章,更像是在為劉備表功。 其中,包括晉陽王氏的密謀,劉備帳下文武的文治武功,如今的晉陽風氣大變,更包括求賢館之設(shè)立,以及秦耀的那篇《求賢榜》,摘自龔自珍的那篇詩詞和另外那些整理出來的詩詞,洋洋灑灑,都記錄在了奏章之中! “又是這個秦耀!”董卓不喜文人,他覺得和文人相處,還不如和牛馬交談來得痛快。 他的手上,也不知道染了多少文人的鮮血,都是一些喜歡用生命來博取名聲的迂腐之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