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老高,真了不起啊!” 徐盈看過幾本崗位細則,臉上滿是欣喜。 這些細則,因為是匆忙編出來的,其中還有一些考慮欠周之處。但徐盈看出了這些細則的價值所在。她迅速地想到,如果安排人把細則再完善一下,然后推廣到全省的小氮肥廠,將能夠創造出多大的效益啊! 自己這幾年到處奔波,想推行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卻始終不得要領。滄海化肥廠的這份制度,加上作為附件的細則和表格,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很適合進行全行業的推廣,這恰恰就是自己想要搞出來的東西。 兄弟省市的化工系統,這兩年也都在搞各種管理制度,有一些還搞得頗為不錯,受到了化工部的表揚。 但是,和眼前這份制度相比,兄弟省市的那些制度,只能算是毛坯了。滄海廠的這份制度,那才是真正稱得上和國際接軌,絕對能夠把兄弟省市的那些人給鎮了。 又是一個全國首創啊,茂林省化工廳的面子實在是太風光了。 想到全面首創,徐盈心念一動,對高逸平問道: “老高,這個標準化管理制度,不會又是你家的天才兒子發明的吧?” “不是不是,這個真不是。”高逸平連忙否認。 這倒不是高逸平要貪功,而是高凡與他探討過,認為這份制度還是不要算到高凡頭上為好。 其一,在稀土觸媒的研制中,高凡已經出夠了風頭,過猶不及這個道理,高逸平和高凡父子倆都是懂的。 其二,高逸平現在正需要一些屬于自己的成績,以應對縣里那些人對他位子的覬覦。 有一個牛叉的兒子,雖然也能給高逸平加一些分,但還不足以讓高逸平坐穩現在的位子。如果他自己也能顯示出牛叉,縣里要想動他,就得掂量掂量了。 甚至更確切地說,縣里那些傾向于他的領導,要保他的時候也就有理由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