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二月十八。 銀行全部建成。 徐靈在大朝會上下旨。 全國發行紙幣。 所有人可用銅錢、金銀換取紙幣交易。 紙幣與金銀銅掛鉤, 并下達禁令, 所有金銀不允許在市場上流通! 只能拿到銀行,換取等價的銅錢或者紙幣。 這是逼著讓人存錢,逼著讓人用紙幣。 效果其實還不錯。 好幾個縣,運營得力,紙幣普及率很高。 而有些地方,太過偏遠,紙幣無法普及,用的還是銅錢。 剩下的也不著急了。 只要有人去銀行存錢,取用出來就保證全是紙幣。 紙幣上還印著徐靈的畫像。 有一分、五分、十分的。 還有一元、五元、十元、百元的。 一元等于一百分。 紙幣更加方便攜帶和使用。 徐靈相繼下達了, 不允許故意損毀和焚燒紙幣。 破壞程度高的紙幣將淪為廢紙。 旨意一下。 所有人都把紙幣當做寶貝供起來。 出門在外,還拿個錢布錢袋包好。 確實很方便。 不像以前,光是帶上錢,就重的要死。 而且,使用金銀買東西,還要用秤稱斤兩。 相當麻煩。 現在, 紙幣上標注了數字。 (當然是漢字數字) 就不用稱斤兩了, 看數字使用。 各大市場帶頭重新定價。 帶頭使用紙幣。 其余地方,也就不能不更改。 效果卓然。 連帶外國商賈入靈做生意,也要隨身攜帶一些紙幣才行。 因為人家不要金銀。 所以, 如果是動輒成千上萬數十萬的生意, 全部拿銅錢支付? 那得運個幾大車? 帶上紙幣,頂多也就是一箱錢,一張銀行票據而已。 銀行在天朝起源于唐,在唐宣宗時期, 蘇州就有金銀行出現。 《太平廣記》中記載: 行首率其黨,糾集徒,迎拌賽社,所獻無匹。 可見其資力之雄厚和店鋪與人匠之多。 《教民十六事》中也有記載: 銀行軋造吹銀出賣許多告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