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到了南宋乾道六年,建康城內不僅有遠谷市、紗市、鹽市、牛馬市, 而且銀行、花行、雞行、鎮淮橋、新橋、筐橋、清化橋皆市也。 可見,銀行那時在南京就已存在, 而且成‘市’。 到了景定元年,竟成了一條‘銀行街’,其街非常繁華。 相當于后世錢莊,銀行的雛形。 早期的錢莊,大多為獨資或合伙組織。 規模較大的錢莊,除辦理存款,貸款業務外, 還可發莊票,銀錢票,憑票兌換貨幣。 而小錢莊,則僅僅從事兌換業務。 只不過紙幣有個缺點。 若是管理不慎,容易通貨膨脹。 金銀銅是不會通貨膨脹的,因為地球上就那么點礦,挖完就沒了。 紙幣不一樣。 可以無限印。 而在現代, 只有一個方法可以抵御紙幣的通貨膨脹。 就是全世界只用一個國家的紙幣。 比如美元。 無論怎么印,全世界都可以幫他們消化通貨膨脹。 因為全世界都在用美元。 再加上,美元還與石油掛鉤。 更是加劇了美元的霸權地位。 現在的靈國,要做到這一點,不難。 當然,金融沒有后世那么高科技。 能用的玩法也不多, 因此,只能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印錢。 有多少鑄幣,就印多少紙幣。 之前, 靈國就嘗試過印紙幣, 發行過幾個實驗點,效果都很好。 現在,全國發行。 該習慣的,也都習慣了。 出去買菜,不說幾錢幾錢了。 而是說幾分幾分…… 因為紙幣太少,一戶人家每天的菜錢,頂多也就三四分錢。 最常見的店鋪大小生意, 每天的進項也就十幾二十塊。 生意好的,能有個四五十塊。 只有涉及到國府工程的大生意, 才有可能看見上百塊紙幣,一箱一箱的拿。 和國府做生意方便許多, 人家都是直接印錢給你。 因為國府本身也要不停印錢, 這些錢流入市場,就能刺激經濟。 無論經過誰的手都無所謂。 即便是拿去國外,也有人認。 甚至,齊、吳兩國,就有許多氏族和商賈,買了靈爵公司的股份。 對于靈國的紙幣, 他們當然是樂意接受的。 燕國太遠,紙幣還滲透不到那里去。 越國太小,現在已經遍地紙幣了。 都不用靈國故意去刺激,人家自己就撿來用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