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襄王二十六年,七月。 鐵道部竣工。 泊都瑯琊道開始了第一次試運營,擁有六節(jié)車廂的火車裝載著要販賣到越國的貨物出發(fā)。 靈邑會稽道開始修建,徐靈派出使臣稚犬出吳國,與仲孫無簽訂貿(mào)易條約。 在朝會上,徐靈十分開心,著重賞賜了這次修建鐵路的工人和鐵道部司長藤楊。 鐵道部,雖然是個‘部’,但其實最高掌權(quán)人是‘司長’,與百司是一個等級。 硬要說有個部長,也只能是泰丞。 于是,作為鐵道部的策劃人泰丞,也得到了徐靈的賞賜和表揚,讓他再接再厲。 “泰丞此次策劃修建鐵路,深得寡人之意,賜良田百畝,金一千!” “謝君上恩典!” 泰丞謝恩跪地,很多人看的眼紅,因為他們已經(jīng)沒有土地了。 自從靈國施行收歸土地國有制之后,大部分土地被換成了股票,隨著靈爵股票市值增長,土地也被漸漸的全部收回。 還擁有土地的,也就只有勾氏在大芝邑‘九宮格’坊區(qū)其中一格,大約五十頃,以及泰丞族中的數(shù)十頃土地。 一頃等于十五畝, 對于一個大族來說,五十頃土地已經(jīng)非常大了, 尤其是現(xiàn)在在靈國施行的制度下, 然而, 泰氏和勾氏這兩族,為了保留私有的土地,交出了大量的財帛,算是捐贈給國府的。 徐靈也默認(rèn)了。 泰丞能在鐵道部竣工后又得到不少土地,心里其實是非常非常開心的。 徐靈:“靈邑到會稽的鐵路,也已經(jīng)開始修建,務(wù)必要好好督促,加緊管理,切不可忽略大意。” 泰丞:“微臣遵旨!請君上放心,鐵道修建一事,始終在臣心里第一首的位置。” 徐靈哈哈一笑:“你能這么想,寡人很欣慰啊。” 雖然說,國府朝堂上下都在為兩年后可能發(fā)生的戰(zhàn)爭而緊張,四處布局,但鐵路這修建完成,還是讓很多人放松下來。 火車可以加大靈國產(chǎn)品的出口量, 因為現(xiàn)在雖然說各國商隊經(jīng)常在靈國來來往往,但因為商品的生產(chǎn)量增多,出口量卻只能限制在一個天花板里。 商隊再怎么多,也拉不過火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