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隨即,眾人又若無其事地挪開了眼。 一個驍勇善戰的將軍,他們會還會高看兩分。 一個腿疾的將軍? 等于砍掉手的書生,丟了舌頭的大廚,失去了牙齒的老虎,空有一個架子罷了,誰在乎。 問題打了個轉又回來了。 龐仲朝魏國公偏頭,挑釁一笑。 魏國公怒氣上涌。 龐仲老賊,當初老子在西北打仗時,怎么沒順手牽頭龜茲馬回來,一撅子踢死你呢。 盡管有所預料與準備,昭仁帝仍不動聲色皺眉。 他其實是主戰的。 但很多時候作為皇帝,他亦不能完全隨心所欲。 一個朝堂的運行,如同一個復雜完整的網。一個又一個臣子,便是搭建連綴這一張網的點,帝王雖高居龍椅上,若無這些臣子支持,亦如空中樓閣。 表面上,是他掌握著萬千臣子的生殺予奪之權。 實際上,他每一個命令都需要人數眾多的臣子傳達執行,方能落地維持運行。 臣子,也因此總能輕易制約他。 從到御史參他偷跑出宮,去西市買桂花糕,不合祖宗規矩。 再到御史參他喝浴春酒貪杯,不為國家社稷看,細細保重龍體。 再再到御史參他偷跑出宮,微服私訪偷看人寫奏折不合規矩,容易導致臣子心疾驟發。 再再再到插手他的后宮,塞他幾個小老婆、管他什么時候生兒子,是不是太寵女兒。 …… 這一次對突厥之戰,雖然他心中已有判斷,卻不能輕易表態。 他要先摸清眾朝臣態度,方決定如何用將,派誰負責糧草兵馬。 雖然他為帝王,亦不能保證臣子無小心思。 若派一個主和派負責糧草,難免臣子會陰奉陽違,這將陷前線將士于險境。 他不能如此冒險。 帝王心術,本質其實就是馭人術。 “呼——” 覺得已看清楚了狀況,昭仁帝無聲吐了口氣,悄悄朝魏國公使了一個眼神。 魏國公會意,立即‘怒發沖冠’,兩個碩大鼻孔出氣,將白胡子吹得老高。 “陛下,大周朝不止阮將軍一個能戰者。阮將軍為大周朝負傷太多,本就是我們大周朝諸將士的無能。老夫昔年隨著高祖平七王叛亂,是三軍總帥。今年才七十三,一頓還能吃三碗飯,上馬騎射還能射九石的弓。國有辱,是將士之恥,老夫再次立志,不退突厥不歸京,還請陛下應允!” 話語鏗鏘有力,擲地有金石碰擊之聲。 朝堂內霎時一肅。 阮靖晟隨即出列:“陛下,臣雖腿疾未愈,仍不利于行。但臣仍可上馬彎弓打仗。守衛大周疆域,乃是我輩將士天職,臣豈能因小傷而避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