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余洛手中這幅字正是之前用書圣墨寫出的《春江花月夜》。 這首詩有“孤篇壓全唐”的美譽,藝術(shù)價值極高。 此時拿出來,是想作為初次做客的見面禮送給林婉如。 不過還沒等他開口,林婉如便起身對眾人說: “吟詩作對得選個景色好的地方,這客廳不是很合適。” “附近有一處望江亭,風(fēng)景極好。” “不如大家移步去那。” 話語一出,洪亮三人頓時來了興趣。 對于他們來說,找個高檔酒店吃飯喝酒,或許沒啥意思。 但若能像古人那樣,約上三五好友,郊游、采風(fēng),賞景、作詩,那就來勁了。 于是林婉如安排了三輛大勞,一行七人坐車來到了望江亭附近。 另有保姆廚師帶了茶水點心烤肉架食材在此準(zhǔn)備。 時值六月,山頂很是清涼。 四周樹林掩映,鳥語花香。 沿著一條石板小徑拾級而上,七人陸續(xù)步入亭中。 亭子立于高處,視野開闊。 憑欄眺望,山下便是奔涌不息的攬春江。 洪亮詩興大發(fā),吟誦了幾首古詩詞。 舒克環(huán)顧四周:“咱們這些人里,我是最才疏學(xué)淺的。” “就由我先即興來一首,拋磚引玉,怎么樣?” 說著,他端起一杯茶,邊踱步邊想,良久后出聲: “春江水流急, 落花風(fēng)滿衣。 客子鄉(xiāng)心動, 聞鶯芳草歸。” 洪亮和龔、方三人相視一笑,沒有做評價。 舒婉接著道: “我想了首,也拋個磚。” “波光柳色凈如銀, 一派溪流照驛亭。 誰信春來有歸興, 故穿林徑出山青。” 舒婉念完,洪亮拍手稱贊:“不錯不錯,這首已然很好。” “小舒不愧是出身書香世家,文學(xué)底子在年輕人中當(dāng)屬中上。” 林婉如笑道:“小女不才,讓各位見笑了。” “我們家婉婉,從小我就帶著參加各位名家的聚會,備受熏陶。” “有幸得到一點半點的收獲,多虧了諸位。” 她剛說完,舒克便說: “我們父女倆的拙作實在不值一提。” “還請余才子和三位名家不吝賜教。” 他這話雖然帶上了洪龔方三人。 卻是直指余洛。 余洛被抬到和三位名家一個高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