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余洛懟起人來絲毫不虛,說得舒父直瞪眼睛。 末了,他想起一句經典名言,便脫口而出: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莫欺少年窮。” 舒父哈哈大笑:“好,有志氣。” “叔叔也不是有意針對你。” “希望你能體諒一個父親的心情。” 就在這時,一道脆生生的“爸”打斷了兩個男人之間的爭鋒相對。 舒婉到了。 舒父瞬間換了副表情,臉上浮現親切的笑,和面對余洛時截然相反。 “婉婉呀,你同學迷路了,爸正準備給他帶路呢。” 說著,他拍了拍余洛后背,一起上了觀光車。 余洛沒有拆穿這個變臉和翻書一樣快的“雙面人”,安靜坐著,沒一會來到一個大廳。 大廳裝飾成古式風格,屏風隔而不斷,墻上掛著字畫,一條長長的木質矮茶幾四周放著沙發椅。 林婉如和三個看著很有書卷氣的中年人已經坐下。 她還不知道余洛和丈夫之間的“對決”,開心地招手: “你就是余洛吧?” “快來坐,就差你了。” 另外三人互相對視,很好奇余洛的來路。 這樣的聚會他們已經參加過多次,每次來的都是文藝圈的熟人。 而且俱是著作等身的泰斗級人物。 除了舒婉,從沒有過這樣年輕的人參與。 一個大胡子中年人問: “這位是?” 林婉如指了指耳朵。 客廳里正放著余洛唱的《送別》。 幾人手里,都拿著一張寫有歌詞的紙。 “今天這場聚會主題是歌詞賞析。” “大家看了這詞,有何感觸?” 大胡子贊嘆道:“婉約精致,意蘊無窮。” 另外兩人紛紛夸贊: “歌詞第一段用了八個意象,長亭、古道、芳草、晚風,楊柳、笛聲、夕陽、遠山,都是比較傳統常見的。” “但卻極為精準地勾勒出了一幅幅離別畫面。” “不僅描繪出了場景,還造出了意境。” “我喜歡這句夕陽山外山,有種愁緒連綿不斷的意味。” “我喜歡今宵別夢寒。道一聲朋友珍重,此后江湖路遠,有緣再見。” 聽了他們的話,舒父笑了: “有這么玄乎?我倒認為這歌詞挺簡單通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