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是說了嘛,有些人死了,但沒完全死。” 顧辭道:“四階星卡的數值如果只有2000點,便意味著這張卡在效果方面有著極大的操作空間,正面的確打不過5000數值的星卡,那我為什么不設計一個天賦,讓它死亡后把自身數值轉移到其它星卡身上呢?” 星舞:“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顧辭道,“這種天賦叫做亡語,顧名思義,它的效果只有在死亡后才會發揮作用。” “自爆流?” “差不多吧,我給你舉個例子。” 顧辭想了想道:“如果大家同樣都只能使用5張卡,對面依靠種族增益,將5張卡牌的數值全部提升到5000,而我有4張2000點數值的亡語卡,一張4000滿數值的卡,把4張亡語卡全部送掉,數值轉移后,4000數值的那張卡就變成12000,一巴掌就能把那幾個5000的拍死,懂?” “……懂。” 星舞悟了。 原來,這才是真正的一力降十會。 “你想找亡靈類型的材料,是為了優化這個天賦?” 優化≠設計。 星舞自己在制卡方面也是一名大星卡師。 “亡語”這個天賦,在顧辭提出來的時候,她便已經想到了許多種可能的結構。 召喚卡比較常見的技能之一就是“自爆”。 自爆和亡語,兩種效果的原理幾乎一樣,都是死亡后產生能量。 只不過前者是破壞,后者是增益。 只需要將“自爆”的結構拆開,重新定義一下屬性,炸開后自然就是精純的能量。 再利用同種族之間相互吸引的特點,給這團能量安排一個友方目標,“亡語”結構便算徹底完成。 不是必須要用到特殊材料。 所以星舞才問顧辭是不是優化。 單是“亡語”本身的效果,其實就已經足夠變態了。 融入亡靈材料雖然能夠再提升一些數值,但不可避免的會讓召喚卡的種族亡靈化,會被一切帶有圣光屬性的星卡所壓制,反而降低了這套亡語體系的上限。 對于四階星卡而言,12000的攻擊和15000的攻擊并沒有什么區別,都是碰一下的事。 可如果遇上圣光體系的卡組,融入了亡靈材料的“亡語”效果,能不能成功觸發都是個問題。 很可能那團能量在輸送的過程當中,便被圣光給凈化了個干干凈凈,那不是血崩? “我明白你的意思,找亡靈材料不是為了結構,是為了做另一張卡。” 顧辭腦海里浮現出一張上輩子的金色傳說:“只有他在,亡語體系才算是真正的完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