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送寶兒來學堂,待來日能識文斷字了,說上一戶鎮上的殷實人家,嫁人后不必辛苦勞作,便是最好的了。 聞子吟便在學堂安頓下來了,這里的學堂也算是封閉式了,除了入學那日童子領著買了筆墨紙硯和書本,沒事便不能溜出去。 鎮上只有這么一間學堂,學生多,先生平日很忙,除了學問上的事找先生之外,其余事情只管找書童。 這里的先生不止一個,霍老先生是教的幼學啟蒙和讀書教育,而另一位先生姓華,則教的是作文教育和八股文等,他的學生年齡段偏大,一般是沖著考科舉去的學子。 寶兒是學堂里唯二的女學生,另一個是劉員外據說很疼愛的孫女,也是三歲的樣子,長得圓潤圓潤胖乎乎,見了寶兒十分好奇。 聞子吟在先生書童的安排下住進了學堂宿舍,另一位舍友便是這位三歲的小胖妞。 “你喚什么?”小胖妞好奇問道。 聞子吟皺眉思索,先生尚未給她取名字,說是還需斟酌幾日。 她道:“寶兒。” “哇,寶兒啊,我名寶珠,與你甚像!” 因著名字上的緣分,小胖妞認定了這個朋友,除了略帶嬌氣外,倒還算好相處,還是個講義氣的性子,將家里帶來的糕點吃食都分與好友吃,照小胖妞的說法大家都是寶兒,就該同吃同睡,可開心了。 那廂送了寶兒到鎮上,一家人都松了一口氣,總算干成了一件大事,他們不指望寶兒學成啥樣,站在長輩疼愛兒孫的角度上,只想給寶兒一點安身立命的本事罷了。 沒幾日官府便到了大陽山下的三個村征兵來了。 出不起錢糧的無奈之下只能讓家里的年輕漢子去參了軍,而還能吃得上飯的,咬咬牙勒緊肚皮也要出了這錢糧,不讓家里的壯勞力出去送死。 聞家也是湊了糧食外加一貫銅板代替,官府約莫收了一半錢糧和一半的人,滿意地回去了,讓登記在錄的這些人收拾收拾和家人告別后,后日便要上鎮上集合,會有人來接。 天氣越發干燥起來,地里的糧食收割得差不多了,聞大郎駕輕就熟地下了山在學堂門口等了半個時辰。 大約暮色時,學堂的大門一開,年齡小的學生嘩啦啦率先跑了出來,年紀大些的學子待這些小孩兒們走完,便三五成群地結伴而出,周身帶著讀書人特有矜持和年輕人的朝氣。 聞大郎眼尖,在一群小不點當中并沒有見到他的寶兒,反而是幾個青年學子邊上混著一個矮小的身子,其中一個著青衿的青年瞧著她可愛,作勢要抱起她,被小小年紀端著讀書架勢的團子矜持拒絕了。 “師兄不可放蕩,先生有言,有才學者應言行彬彬,方德才兼備。” 聞大郎走近前,就聽見他家閨女小小一個人兒仰著腦袋板著小臉,一本正經的對著那青衿學子說道。 意思他聽不懂,聽那語氣大約是教訓? 邊上幾個結伴的學子或拿扇子捂嘴,或長袖掩面,忍不住笑了。 被剛學字的小豆丁教育了,那男子也不惱,笑瞇瞇趁其不備捏了一把還仰著小臉的女孩胖嘟嘟的臉蛋,算是報了仇。 待女孩被她阿爹抱走了,幾個同窗學子方才忍不住放聲大笑。 “哈哈,今日之事我定要寫入同窗志,幼學何時來了個這么可愛的小家伙?從未見過!” “觀延難得被訓,還是被個三歲娃娃訓斥,實乃平生趣事!走,去酒樓喝兩杯,我做東慶賀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