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或許我的說得比較抽象,我舉一個例子吧。” “比如自動雨刮器。” “傳統汽車會在車窗外安裝一個傳感器,當雨水掉落在傳感器上,就會自動激活雨刮器。” “但是,這樣的設計只能感應到傳感器上的雨水,并且無法感應到風沙、霧霾和沒有融化的積雪。” “但是我們人工智能呢?” 杜鑫鑫掃視一眼全場,繼續說道: “根本不需要什么雨傳感器!” “我們‘青鸞’的設計上, 本身就帶了很多個自動駕駛的高幀高清攝像頭,完全可以通過這些攝像頭分析當前的天氣。” “當分析到風沙較大的時候、當分析到有小雪的時候,雨刮器就會自動分析后進行工作,這是固定傳感器達不到的技術。” “而且,當下雨量大的時候,雨刮會自動加快頻率, 當下雨量小的時候, 雨刮會自動減慢頻率, 但是……” “這并不是最重要的!”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 不得不說,杜鑫鑫不僅專注、專業,而且講臺表現力極具煽動性。 簡單的幾句話,頓時讓所有人注意力都集中在他的身上,勾起強烈的興趣。 “重要的是,雨刮器每一次刮掉風擋上的雨滴,都是人工智能的訓練素材。” “用戶每一次根據自己的習慣手動調節雨刮器按鈕,都是對雨刮器訓練參數的調教,而這,這就是人工智能的學習過程!” “人工智能經過幾次學習后,你就會發現一段時間之后,‘青鸞’會變成一輛懂你的車。” “它已經知道,在不同降雨量的情況下,使用多快的頻率是客戶最舒服、最適合的。” “這就是人工智能最強悍的能力——學習能力!” “這樣的學習能力可以讓所有不同的駕駛員擁有屬于適合自己的雨刮靈敏度,這種學習能力是任何固定程序都無法實現的!” 胡來聽得目瞪口呆。 學習能力? 根據駕駛員自身的駕駛習慣后計算機ai自動學習,然后變成每個駕駛員獨一無二的各項參數? 這就是人工智能? 真正的人工智能? 聽起來, 確實比很多所謂語音助手打開空調、打開車門這些設定好的程序要智能?! 還沒等眾人細細體會, 杜鑫鑫的聲音又一次傳來。 “這種人工智能的學習能力可以用在車里非常多的地方。” “比如空調系統, 夏天剛進入車內,客戶體感溫度非常熱,ai人工智能會自動將出風口對準客戶大風力降溫。” “而檢測到客戶體表溫度降低后,我們ai人工智能會自動降低風量提高溫度。” “我們ai甚至可以進行動態分區控制,駕駛室的男客戶喜歡18度,而副駕駛會經常把溫度調高到22度,人工智能學習以后,完全可以清楚識別并且調整客戶的最佳感應溫度。” “甚至是后排有小朋友睡著了,ai也會自動識別小朋友睡著了,隨即會自動提高后排溫度,開啟兒童睡眠模式。” “這些,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 杜鑫鑫激情地說完,驕傲地說道: “現在的大部分車企,真以為搞一塊、兩塊大屏幕,配個語音助手搞個車載系統,就算智能座艙了?” “簡直可笑!” 臥槽。 牛逼! 杜鑫鑫不屑的語氣不由讓眾人全身皺起雞皮疙瘩。 按照杜鑫鑫說的這意思,是鳳凰“青鸞”上有了真正的人工智能了? 眾人張大嘴巴,靜靜地等著杜鑫鑫說下去。 “讓我驚訝的是,我們鳳凰l3無人自動駕駛技術已經擁有了一定程度的人工智能學習能力。” “而我們的語音助手,雖然沒有人工智能的學習能力,但是已經擁有99%以上的語音識別能力,和三進程的處理能力,這已經足夠了!” “所以,這次在‘青鸞’上,我在‘未來操作系統’平臺,嘗試性地加入了ai人工智能程序。” “這樣一來!” 他的語氣變得更加激昂,臉上表情興奮無比。 “這樣一來,我們完全可以將鳳凰現有的‘未來操作系統’、語音助手、無人自動駕駛技術進行整合,然后加入ai人工智能,真正將‘青鸞’的智能座艙打造成一個擁有學習能力的超級車載機器人!” “一個真正可以實現自我學習,每個客戶專屬的人工智能機器人!” 超級車載機器人? 每個客戶專屬定制的人工智能機器人? 眾人:“……” 胡來完全感覺被洗腦了。 但杜鑫鑫的激情澎湃,深入淺出地講解介紹,又讓他感覺并不遙遠。 這一刻,他突然覺得人才的重要性。 鳳凰底子還是太薄了。 雖然鳳凰研究所成立了,很多科研項目也開始進行科研,但實驗室第一批科研技術,大部分還是針對電池、電機的研究。 比如三元鋰電池、固態鋰電池、電機技術等等。 至于其他的種類,還是涉及太少,根本沒有技術儲備。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鳳凰不僅是科研剛剛起步,而且真正行業的高端技術人才也并不多。 不僅因為鳳凰處于山城市,沒有在北上廣深。 更客觀的是,鳳凰本身是一個電動摩托車為主業的廠家,雖然福利待遇不錯,但和真正一線大廠,科技企業對比,吸引力還是不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