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宋兆光元年九月初九。 京西南路武當山紫霄宮香火旺盛,山路上游客如織,宮內管弦絲竹演奏著步虛調、萬年松等樂曲,香客信眾在知客道人的引導下在前殿禮拜燒香。 而在后殿卻是全真教道長們在舉行的齋蘸大會,這場大會既是傳統的慶祝斗姆元君壽誕,同時也是超度死在終南山的弟子亡魂,現如今這些弟子的排位都供奉在祖師堂一側, 日日消受香火貢品等,凡是齋蘸大典就都要祭祀一番。 自從全真教成了大宋國教,清玄真人封為大宋國師后,這大宋境內的紫霄宮變成了信仰道教的達官貴人和香客民眾燒香磕頭,請愿祈福的好去處。 本來那臨安的青牛宮也是全真教的宮闕之一,但是它專一為皇家和大臣貴族們服務著, 又距離太遠,所以紫霄宮反而香火更加旺盛。 尤其是近一個月來,中原和北地的全真信眾得知了重陽宮突發大火, 而災后清玄真君老祖又命令弟子門人搬遷至紫霄宮。 所有人都知道全真教這是要把本宗祖廷南遷了,凡是信眾也都爭相前來叩拜敬香,更是把紫霄宮的香火推到了天下宮闕寺院最為鼎盛的盛況,每天的場景都堪比千年以后的盛世大年三十南天門燒頭香的樣子。 今天是九月初九重陽節,全真教掌教清玄真君親自與赤練散人帶領弟子在紫霄宮大殿祭祀三清六御等道家眾神,還有重陽祖師、呂祖等祖師。 等到齋蘸大典及祭祀結束后已是黃昏時分。 林清玄吩咐弟子在祖師堂念經超度亡靈,又把宮中事務交給志慶道人去辦,他則和李莫愁回到了后殿耳房歇息。 進房后林清玄脫下紫羅法袍,剛坐下喝一杯茶就看一個皮膚白凈,溫潤如玉的五十來歲的道人走了進來。 林清玄笑道:“孫師兄,坐下吃茶。” 孫德生和李莫愁、林清玄在房內坐好,就有陳靈云帶著自己的兩個弟子上前奉茶。 林清玄看著陳靈云經過玉清宮一戰后雖只剩一個手臂,但功力精湛尤勝在西域時,便囑咐道:“靈云你的《玉清斬魔經》練的不錯。 一條手臂動手時比常人吃虧,你師父家傳的軟兵刃功夫是天下一絕, 好生把那條空蕩蕩的袖子練出布綾拂塵的功夫, 以后終能成為大家宗匠。” 陳靈云最是崇拜林清玄, 心中感恩若非清玄師伯厚待自己, 自己哪里有福分拜入赤煉散人座下,成為全真教三代弟子? 聽到教主真君他老人家還記掛著自己,陳靈云叩首道:“都是教主您教導有方,弟子這才有小有所成,只是弟子太過愚鈍,還練不出玉清神功的精髓……”說著話陳靈云聲音略顯哽咽。 林清玄袖袍一卷就將他扶起,李莫愁微笑道:“多年來我對你也少有教導,明日傳你鐵袖功,你練成后便可與志平并駕齊驅了。” 陳靈云感激不盡的再次下跪叩首。 夕陽西下,屋內光線已顯得十分昏暗,陳靈云起身后取出火鐮點燃蠟燭,屋內這才泛起了暖洋洋的橘光。 林清玄見孫德生一臉感慨,知道他是想起來自己兄弟二人的過往了,就微笑:“孫師兄你老這些年玄功是越來越精湛了。怎么也不收個弟子?” 此時距離林清玄、李莫愁帶領著全真弟子回到紫霄宮已有數日。 前幾日,剛到山下孫德生就率領弟子出山十里相迎,這幾日林清玄和孫德生每晚都是徹夜長談,抵足而眠, 生生的冷落了李莫愁。 不過兄弟二人十余年未見,一時間這親熱勁兒還沒散去, 李莫愁倒也不覺生氣。 在林清玄的眼中, 孫德生仍舊是十余年前那個白白胖胖的樣子,只是他兩鬢和胡須都已然發白,雖看著兩眼精光閃爍,面泛紫光,但額頭和眼角皺紋漸深,看著已是顯出老態。 孫德生撫須笑道:“我又不喜歡舞刀弄劍打拳練武,不過是每天鉆研外丹內丹的法門靜修玄功罷了,要不是你教我的道家真傳法門我連靜修而來的功力本事也沒有,所以說自己尚且修不明白,哪里敢誤人子弟,收徒弟自然是萬萬不能了。” 林清玄知道孫師兄素來清靜無為,與世無爭,數十年靜修之下道法修為和境界都已臻至高功真玄,一言一行都是真實不虛,所以便不再追問。 三人閑聊了片刻,說了會兒修煉內丹氣功的法門心得,忽然林清玄住口不言,李莫愁和孫德生也相繼聽到有人過來,俄而就聽得志慶道人在院子里說道:“師父,弟子前來拜見。” 緊接著又聽到尹志平,呂志堂,李志長,王志坦,崔志方等也喊著拜見。 林清玄知道這些三代弟子乃是本教的骨血精髓了,他們聯袂而來定是要有本教大事請自己定奪,于是就沉聲道:“進來說話吧。” 進屋見禮以后尹志平身為三代首席弟子,身份尊貴,當先說道:“掌教師叔。大典已結束,超度大會明日停歇,您要求撤回來的北地商行和道院也已經撤回大宋境內了。不知您老人家如何安置這數千弟子和產業人員?” 原來,自從林清玄帶著全真弟子從長安縣開始南下時就考慮到蒙宋大戰已起,分出生死高低已經無可更改了。 而全真教既然已經決定押寶大宋,甚至十多年前就培養兆光帝趙希言,那隨著宋蒙戰事的膠著擴大,全真教在蒙古境內的身份就會很尷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