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憑高遠眺,見長空萬里-《百度西游》
第(3/3)頁
他忙進入林子里面,仔細再看,乃是一個樵子,在那里舉斧砍柴,但看他打扮非常——頭上戴箬笠,乃是新筍初脫之籜。身上穿布衣,乃是木綿拈就之紗。腰間系環絳,乃是老蠶口吐之絲。足下踏草履,乃是枯莎槎就之爽。手執鋼斧,擔挽火麻繩。扳松劈枯樹,爭似此樵能!
金蟬近前施禮道:“老哥哥,小僧有禮了!”
那樵漢慌忙丟了斧,轉身答禮道:“不當,不敢當!我樵漢衣食不全,怎敢當小師父大禮!
金蟬道:“我才來至林邊,只聽的你說:‘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黃庭》乃道德真言,老哥如此講,讓小僧心儀,特來向老哥請教。”
樵夫笑道:“實不瞞你說,這個詞名做《滿庭芳》,乃一神仙教我的。那神仙我們也不知名號,只是向來我們這有緣得見的村人稱呼他為神仙祖師,他見我家事勞苦,日常煩惱,教我遇煩惱時,即把這詞兒念念,一則散心,二則解困,我才有些不足處思慮,故此念念。不期被你聽了。”
金蟬道:“原來如此,老哥哥既有如此機緣,為何不從他修行?豈不是好?”
樵夫嘆了口氣,道:“我一生命苦,自幼蒙父母養育至八九歲,才知人事,不幸父喪,母親居孀。再無兄弟姊妹,只我一人,沒奈何,早晚侍奉。如今母老,一發不敢拋離。卻又田園荒蕪,衣食不足,只得斫兩束柴薪,挑向市廛之間,貨幾文錢,糴幾升米,自炊自造,安排些茶飯,供養老母,所以不能修行。”
金蟬聽了道:“阿彌陀佛,老哥真是一個行孝的君子,我佛必保你日后有好報。但不知那祖師住處,我卻想前去拜訪。”
樵夫道:“這個卻難,你不知仙人向來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我也曾請教過祖師仙居何處,他卻道在靈臺方寸山,住斜月三星洞。有求道者,曾在此苦候多年,但也無緣一見,我雖粗人,但想來卻偶遇了幾回了,想來要見祖師還是要講緣份的啊!”
金蟬聞聽罷,心下頓感失落,只得用手作別樵夫道:“哥哥,我還要趕路,想來我是無緣求見了。且問哥哥,前走可是到洛陽嗎?”
樵夫道:“正是,前頭是追仙谷,谷前行二里遠,可看見右首山壁中有一大瀑布,自天而降,我們當地人管它叫天瀑,小師父左轉,上了前面一座山峰,也叫天壇山,順山西下,便到去洛陽的官道上了。”
金蟬大喜,忙稱謝道別,那樵夫呵呵笑道:“小師父慢行、慢行。”隨即又唱起《滿庭芳》來。
金蟬依言前行,果然前面地勢越走越低,似入一谷中,谷內煙霞散彩,日月搖光。到時處是成年老柏,萬節修篁。遠遠便聽水聲,待出了谷中樹林,但看見一石崖突兀而起,上掛一白色瀑布,如一道天簾,映入眼中。那水想來潤得石壁久,上面生滿了青苔翠蘚。而水面被日光一照,更是五色云光,時隱時現,果真是觀靈福地,人間天堂!。
繞過天瀑,只見一峰聳然而立,峰上石壁的夾縫中仍生長著百年蒼松。金蟬心道,這必就是那樵夫所說的天壇山了。見左道有一石階順山而上,當下舉步上前,直上山去了。
行得半山腰,金蟬抬頭望天,不由的心中暗暗叫苦,原來他只顧趕路,卻不知不覺已行了大半日,眼下夕陽西下,天色眼看著要黑了,卻不知要到何處過此夜了。正彷徨間,忽見前方路旁有一棵大樹,那大樹根植于懸崖之上,樹圍三人難以合抱。樹高十余丈,長得枝葉繁茂,遮天蔽日。
金蟬走到樹下,識得此樹乃是銀杏樹,又見距離銀杏樹不遠處還有一口泉水,水清見底,飲之甘冽。今日山路難行,費了他很大精力,金蟬坐于樹下,思緒萬千,難以入睡。他適才聽那樵夫道他一生命苦,自幼蒙父母養育至八九歲,才知人事,不幸父喪,母親居孀。如今他每日斫柴,來供養老母,不禁傷感到那樵夫尚有母可孝,而他自己自幼出家,連自己生身父母是誰尚且不知,更不要談什么子欲孝而親不待了。
他定了定心神,要默念一會佛經,又想起那樵夫唱的那首《滿庭芳》來。心中默默念道:蒼徑秋高,對月枕松根,一覺天明……,沒榮辱,恬淡養生。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心道,道家道義,果然名不虛傳,難怪世間修仙成道者眾多,似道家這般恬淡延生的心法,較之我佛門靜坐苦修,吃素誦經,自然更受世人喜愛。不知如何能尋得那祖師,若能與此等高人相遇,得其指點,于自己佛法修行必能大有裨益,可惜卻是無緣相見。聽那樵夫說祖師住在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想來又是什么神仙福地,一般人是見不得的。
他抬頭望天,只見明月高懸,圓如銀盤,因月亮太過明亮,天空隱隱地只看見一顆金星,在遠遠地陪著,哪有什么明月三星。忽又突然想起,今天乃是七月十五,再過一個月,就是八月十五了,正是人間家人團聚之日,不由地又傷感起自己身世,一時間思緒起伏萬千,不知不覺間,竟是冥想了一夜。
次日清晨,晨氣涼意甚重,金蟬剛剛才睡了一會,便即冷醒,他起身欲行,忽覺眼前云霧彌漫,放眼望去,云遮千里,霧鎖萬峰。東方紅日欲破海而出,映得遠處翠峰一片金黃,隱隱覺得似動若靜。
云海上晴下陰,金蟬猶如站在碧波萬頃的汪洋大海之中,轉首向西望去,更是驚得目瞪口呆,原來他前下方的天幕上,云層中驟然幻化出一個紅、橙、黃、綠、青、藍、紫的七色光環,約一二米大小,中央虛明如鏡,映出一個的行者身影。
金蟬忙口念佛號,俯身拜倒,起身時卻見那身影也如自己一樣行動,細看卻如自己一樣衣衫襤褸,面貌憔悴,他又是恐慌,又是吃驚,再一動,卻見自己如何舉手投腳,那行者影也皆隨形,這才明白,原來那是自己的影像。
他目不轉睛地看著,直到東方日出,那光影便自散去,猶如他初見時一樣去的無影無蹤。他本來事佛之心就誠,如今又見此盛景,心想難道是佛陀見他因人世坎坷,心生雜念,特來點化,自此向佛之心更堅。
? ?與樵夫對話,借用《西游記》中美猴王尋仙問道情節。菩提祖師到底是誰,只能意會,不能言傳,且看拙作分析,有請君提出寶貴意見。
?
????
(本章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明溪县|
惠安县|
米易县|
崇礼县|
宿迁市|
临邑县|
额济纳旗|
通化市|
井冈山市|
开平市|
谷城县|
深圳市|
舒城县|
泾川县|
贞丰县|
宜州市|
绥宁县|
藁城市|
达州市|
尚志市|
雷山县|
禄丰县|
镇沅|
永康市|
大姚县|
乐都县|
修水县|
嘉峪关市|
湖口县|
天全县|
绥阳县|
永嘉县|
桂东县|
安平县|
佳木斯市|
滨州市|
疏附县|
乌海市|
兰西县|
香河县|
涞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