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天剛迎黑,天子行轅外面火燭齊明,雅樂奏起,一片祥和。 列國諸侯紛紛走出自己行轅,聚在天子行轅附近,等候宣召。 就在此時,“唰唰”一陣腳步聲急,大梁令公子摯、少宗伯龐涓引領一隊武卒跑步過來,在天子行轅門前架起一條布滿槍戟的通道。 事發突然,充滿喜氣的天子宴請一下子變得森然可怖。 等候覲見的十二諸侯面面相覷,各呈怒容。 趙敬候、韓哀候互望一眼,“啪啪”幾聲拂袖,正要轉身離開,龐涓看個真切,朝樂隊擺下手,亮開大嗓門唱道:“天子賜宴,趙候、韓候駕到!” 趙敬候與韓哀候聽到第一批點的是他們的名字,略略一怔,只好硬著頭皮走向天子轅門。 龐涓得意地掃視二人一眼,依次叫道:“齊侯駕到!秦公駕到!燕太子駕到……衛公駕到!” 被龐涓點到名字的諸侯無不陰沉著臉,依照所叫次序走進戟門。 行轅里,身著弁服、身材清瘦、面色略顯蒼白的周安王端坐于主位,臉上掛著一層微笑,但明眼人一看就知,他的笑容是擠出來的。 諸公侯按照龐涓所叫次序坐定。 坐在左側第一的是趙候,右側第一的是韓候,再后是齊侯、秦公,再后是燕太子、中山公、宋公、魯公…… 最后覲見的是黑須飄飄的衛聲公。 衛聲公趨前幾步,三叩九拜之后,朗聲說道:“周臣衛室二十二代世孫姬訓叩見天子!” 周安王以同樣勉強的笑容、同樣的手勢道:“愛卿平身,請列席!” “謝天子隆恩!”衛聲公再拜起身,走至最末位置。 按照周室禮儀,列國朝見天子時,應該嚴格按照與周室的血緣關系遠近、爵位次第排序,絲毫顛倒不得。 衛國是周武王同母弟弟康叔的封地,與周室血親最近,理應排在最前,或至少應與魯公、燕公并列。 然而,此番龐涓所列席次卻完全是以國家強弱、實力大小論定的,根本無視周室規矩。 與周室血緣關系較近的衛聲公由于國力最小,反被排在最后。 這也算是戰國特色,大國均無異議,衛聲公自然是大氣也不敢出。 整個宴席只剩下一個空位,就是天子陪席。 在場公侯知道,這是特意留給魏侯的,不,明日開始,就該稱為魏王了。 作為東道主,本應第一個到場的魏王卻遲遲不到,用意不言而喻。 再外約十幾步遠,在本應席坐天子樂手的地方,立著兩排武卒,滿身鎧甲透出的森然殺氣與現場氣氛格格不入。 兩排武卒的最前面,昂首站著魏國大梁令公子摯,這股肅殺之氣與轅門之外天子樂隊仍在奏出的迎賓雅樂恰成反照。 就在眾侯翹首以望時,外面傳來龐涓的唱聲:“大魏國魏王駕到—” 轅門之內,眾武卒唰地退向兩側,閃出約三步寬的大道。 魏武王健步上前,在迎賓樂中大步走向周天子,跪下,僅一拜一叩,朗聲道:“魏擊叩見天子!” 周安王心頭一沉,口中卻道:“愛卿請起!” 魏武王卻不起身,仍舊叩在地上。 周安王面色微變,重復一句:“愛卿請起。” 魏武王仍然不動,只是叩在地上,周安王掃視眾侯,竟是沒有人看他,所有目光全都落在魏武王身上。 他遲疑一下,起身走下,親手將魏武王扶起,在座諸侯面面相覷,表情各異。 周天子攜魏武王之手走上主席位,各自落席,迎賓雅樂戛然而止。 龐涓擊掌,侍者步入行轅,依序斟酒。 見酒已斟好,魏武王用力咳嗽一聲,眾公侯抬頭望過來。 年過五十的魏武王身材高大,壯實得像頭公牛,一張方臉不怒自威。 在他上位,與他年齡相仿的周安王看起來則像一個文弱書生,臉上的僵硬微笑更是難掩他內心深處的惶恐。 魏武王又是一聲咳嗽,朝諸侯背后不遠處的兩排武卒掃去一眼,臉色故意一沉,大聲責問:“龐涓,這些武士是怎么回事?” “回稟王上。”龐涓拱手:“大梁令為防萬一,特別護駕!” 魏武王厲聲喝道:“大梁令何在?” 公子摯朗聲應道:“末將在!” 魏武王聲色俱厲:“今宵天子賜宴,君臣盡歡,你弄這些武士豎在這兒,豈不有傷風雅?統統退下!” “末將遵命!”公子摯轉身,擺手,與眾武士退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