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前往滬市-《盛夏1981》
第(1/3)頁
據(jù)陸明說,這邊幾乎每天都有人來拜訪,大多是從其他大學來的學者,還有教育部門的人。
來的目的不外乎學習好的經(jīng)驗,或者發(fā)現(xiàn)問題。這個年代,不止是經(jīng)濟上在改革,教育上也一樣, 某種程度上,聯(lián)合理工大學無意中承擔了教育試驗田的責任。
“這位是武市大學的張副校長。”在門口接到了人,陸明向徐檸介紹來人,又指著徐檸,對對方說道:“這位是征途公司的徐總。”
“久仰久仰!”
“你好你好。”
“我是真沒想到,徐總有這么年輕。”張副校長扶了扶眼鏡,驚訝道。
“我是運氣好些, 加上碰到了不少機會。”徐檸笑了笑。這是很多第一次看到他的人常有的感慨,都習慣了。
客氣了幾句, 一行人往校園里走去。
“徐總既然也在,那我正好有個事想請教你。貴校的合作大學,能否再增加一些?我們學校是很有意向的。”張副校長說道。
“這事啊,不瞞你說,我都聽過十幾個學校這么問了。但是,畢竟要照顧最初立校時幫忙的那幾家,立刻增加合作學校不大合適,而且我們的工作才剛走上正軌,接納太多學校合作也忙不過來。”徐檸說道。
“理解,理解。”張副校長點點頭,對方說的坦誠,他也不好再說什么了。
他又看向陸明,道:“我們這次來, 重點還是學習一下辦學經(jīng)驗,要不陸校長介紹一下?”
“好!其實沒什么好說的,特色就一點, 協(xié)商辦學。”陸明笑著說道:“學校的制度從一開始就是教授們決定,我們管理好后勤行政, 其他的教學跟工作中有什么問題都是大家討論解決。除了這個,也就是錢多了。”
學校一開始就是各方聯(lián)合的結果,所以辦學上突出一個有事好商量,制度是大家討論出來的,有問題到時候再商量解決。換個說法,其實就是教授治學。
對一個公司或者其他大多數(shù)組織來說,這樣的管理模式顯然是胡鬧,但大學卻正好相反。從本質上來說,大學是一個探究新創(chuàng)新的地方,并不講究高效,重點是思想上的兼容并包,允許各種不同的聲音存在,最忌諱的反而是嚴格一致。這一點,跟研究院一類的單位也是不同的。
“在辦學上多聽聽教職工的意見,這個我們也在努力的做,不過,錢的問題, 我們可就無能為力嘍。”張副校長搖頭苦笑道。
武市大學是重點大學, 但顯然不如清北,撥款一年五千萬都不到,基本都是一分錢分成兩半花。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蛟河市|
即墨市|
合山市|
广宁县|
临泉县|
龙州县|
大关县|
安庆市|
丹巴县|
太谷县|
荆州市|
昌宁县|
台北市|
交城县|
泰顺县|
大英县|
陕西省|
平阴县|
兴化市|
清丰县|
萨迦县|
禄丰县|
华阴市|
荔浦县|
普宁市|
夏邑县|
靖江市|
龙泉市|
柏乡县|
娱乐|
沁水县|
虎林市|
名山县|
内黄县|
开化县|
伊吾县|
肇州县|
南充市|
长子县|
定日县|
无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