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喜劇之王》出現了非常有意思的一幕,那就是,參與的影評人賊多! 而且很多影評人,都是直接寫了兩個版本的影評。 一個就如同此前的方隆的那種,解讀影評,這類的影評,很受歡迎。 按照一些影迷網友的話來說, 就是,看了這些解讀影評之后,總覺得又看了好幾部電影! 比如影評人杜向海,他就給《喜劇之王》寫了兩個版本的影評。 除了一個和方隆有些類似的解讀影評之外,他還寫了一個比較正常的影評。 《你此刻一無所有,不代表你沒有明天?!? “這是第二篇影評,此前也解讀了《喜劇之外》的結局部分,但是回想起來,其實為什么要那么悲觀地去看待這部影片呢? 本身《喜劇之王》也完全可以是一部很不錯的勵志喜劇, 之于觀眾的意義則在于:夢想與堅持。 在這個日漸浮躁的社會里,輕易的談論”夢想“二字逐漸變得尷尬,不是大家不再有夢想,而是大多數人不再相信夢想,以至于大多數人羞于談夢想。因為這是一個“成功學”開始變成貶義詞的時代。 但是,當你生于此世,不總歸要有點夢想才有意思嗎?《喜劇之王》就是告訴觀者,擁有夢想和追逐夢想的意義,是那么重要。 《喜劇之王》里對夢想追逐和堅持的表現,更多的體現在其生活方面。我們可以看到他在狹窄出租屋里,靜默的看著貼滿各色演員的小墻壁若有所思;可以看到他在若無其事的社區里自顧自的思考著如何排演話??;可以看到他在片場像個皮球一樣被踢來踢去,連管盒飯的大叔都看不上他;可以看到他對自己心愛的女人滿懷說不出的愛與苦悶......沒有太多的悲與喜,沒有太夸張的挫與敗,但誰都可以看到這其中的艱辛與不易。 但他沒有就此放棄——哪怕是總被稱呼為“死跑龍套的”,他也依舊在逼仄的房屋里看著夢想的墻壁,以及《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 有沒有那么一部分人會聯想到自己?你也有夢想, 也在為之追逐,你不遠萬里, 背井離鄉,在大城市孑然一身地奮斗,你租不起一千多的房子,稍好一點住隔斷,次一點住地下室,你每天擠公交地鐵,在一個公司當一個小職員只為填飽肚子,每天下班在路邊吃麻辣燙,每個周末宅家里閉門不出,你穿著廉價衣服,吃著便宜飯菜,住著逼仄房子,你在很多人的眼里被冠以“吊絲”標簽......但你有夢想,并且你也知道自己有夢想,并且愿意在生活如此艱難的情況下堅持追逐自己的夢想——你也是尹天仇。 城市那么大,能者那么多,機會那么少,夢想都不小,生活艱不拆, 是什么讓你覺得自己活得至少還有點意義?《喜劇之王》告訴我們,不要做咸魚,要做有夢想的人,即便是影片結尾,尹天仇依舊沒能實現夢想,也還是顯得偉大——夢想的意義,就在于你是否相信并為之努力,所有奮斗過的夢想,即使沒有實現,也值得尊敬。 《喜劇之王》在電影技術上,沒有格外突出;在電影藝術上,也談不上拔萃;但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在你看完之后,內心會為之深深觸動——一個小人物的夢想,在浩瀚的生活面前,原來可以這么偉大。 喜歡這部電影的人,我想大抵也都是有所觸動,或者產生了某些共鳴,這也正是《喜劇之王》值得人喜歡的地方。請仔細看,然后聯想自己,聯想一下生活,你會發現,我擦,想哭。 所以,或許我們不必去計較結局到底是否有其他深意,只需要知道:你此刻一無所有,但不代表你沒有明天。 謝謝《喜劇之王》,謝謝李易,謝謝每一個堅持夢想的自己,加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