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ps:月底了,貌似有雙倍月票! 方隆不是唯一的一個這樣解讀電影的影評人。 后續很快地類似的解讀,紛紛出爐。 而網友們看完這些解讀之后,都是恍然大悟。 于是整個影評區的留言味道完全變了。 “真相大白了,我說怎么看了一遍之后,總覺得很怪,原來是這樣的。” “如果真這么拍, 我估計不會看第二遍了,再看會得抑郁癥……” “是呀,就這樣結局就好,現實太傷感,怎么忍心留下柳飄飄一個人?” “這個解讀讓我豁然開朗,我也覺得《喜劇之王》結局很突兀。主角光環三把槍掃射還不死的尹天仇,莫名其妙打毛線的柳飄飄,還有略顯俗套的大團圓結局,讓我覺得差點爛尾了,可現在回想起來,如果以這樣的解讀來逆推的話,再去看電影結尾,就會發現,柳飄飄絮絮叨叨地罵尹天仇,尹天仇對柳飄飄說“我愛你”這一情節是有多么的美好。美好得就像是在一個從未有過的平行世界里發生的一樣。” “樓上的說的對,柳飄飄最后抱怨尹天仇的語氣的確是像喜劇結尾的平行時空的感覺,有一種“我還以為你死了呢”的感覺!” “《喜劇之王》絕對不是什么爛尾的電影,恰恰相反,這個突兀而又戲劇化的結局,才是更凸顯了這部影片的經典!不愧是李易這個狗導演的電影,他又進步了啊。” “不同于方隆的解讀,尹天仇錯失男主角的機會,根本無關愛情,而是時運不濟而已!因為娟姐和尹天仇根本沒有任何愛情線!” 當然, 一篇影評的效果不可能那么大,其實最重要的是, 很多影迷看完電影之后,都會有類似的感覺,只不過,在這種解讀的影評沒出來之前,他們如同隔了一層紙一般,一時半會有些想不明白而已。 可是有了這些解讀之后,頓時就豁然開朗。 人很多時候就是如此,你如果是一個普通的小導演來拍這樣一部片子,估計早就被噴出翔來了。 但是李易不同,他可是大導演啊,他拍出來的影片怎么可能只是表面上看那么簡單? 不過,李易如果真的要純粹地搞一些似是而非的文藝電影的話,那肯定也得撲街。 《喜劇之王》其實本身拋開那些隱喻的鏡頭和劇情,本身在娛樂片方面,其實也是合格的。 這也是為什么最初的時候,哪怕不少人都在說他大失水準之類的話,可是評分也依然有接近8分。 而事實上像方隆的解讀說結局其實到了臥底的時候就變了,這已經是非常收斂的解讀了。 還有更夸張的,比如比較特別的影評人劉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