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八章 你是不是吳寧-《獒唐》
第(1/3)頁
“說下去!”
武則天冷然一聲,想聽聽吳寧到底有什么說辭,而殿上其他幾人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兒。
這里面除了李顯,渾渾噩噩毫不知情,剩下的幾位,可是都知道武老太太對吳寧生了疑心的。
這個時候,謹言慎行,方為上策。
大伙兒實在想不通,吳寧何必還要在這里招惹老太太呢?
其實,不殺世家的理由,不用吳寧去說,不殺和殺的理由都是臺面兒上的。
老太太要殺世家,是要掌控皇權,這對武則天有利。
可不殺世家,則是為了不讓大周傷了元氣,這對天下有利。
就是這么簡單。
想想看,半數朝廷官員、十數萬世家弟子,再加上之前說的對山東民生的影響。
這么大的的危害,換了任何一個皇帝,任何一朝臣子,都不敢這么干。
可惜,執掌天下的是武則天,她選則了前者,這就是老太太狠辣的地方了。
可是,現在武則天讓吳寧說下去,那吳老九把這些再重復一遍?
管用嗎?
顯然不管用。
事實上,吳寧也根本沒打算說這些。
武則天讓他說下去,不是讓他說廢話的。老太太的意思很清楚,讓他直接說方法。
“啟稟陛下!”吳寧抬起頭,“古人有云:沒有帶來混亂的臣子,只有帶來混亂的制度。”
“世家之亂,說到底,并非是十數萬世家子弟威脅了大周,而是古往今來傳習的制度造就了世家。”
“陛下今天把世家殺的干干凈凈又如何?早晚還會有新的世家利用制度再次崛起。不是嗎?”
......
“......”
“......”
“......”
吳寧一席話,殿上這幾個人面面相覷,默然無聲。神情之錯愕,更是溢于言表。
憋了半天,最后還是武則天沒忍住,問了一句,“哪個古人說的?”
咳咳!吳寧差點沒噎著。
哪個古人不重要好不啦?重要的是內容。
“陛下!”吳寧避之不答,換了個語氣,“一概絞殺是沒有用的,若想從根兒上解決問題,必須從制度上著手。”
“制度?”武老太太果然不再糾結。
別管是哪個古人說的,也別管說沒說過,細想之下,還真的就是這個道理。
世家的出現,確是制度造成的,也就是從魏晉開始的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那什么是九品中正制呢?
簡單來說,就是朝廷以州郡為單位,在各州郡選出一個在朝中任高官,且德高望重的名人,任命為“大中正”。
再由大中正從本州之中,選一個稍稍比自己差一點的德高望重人物,任命為“小中正”。
于是,各州郡就有了大、小中正。
那大小中正是干什么的呢?這兩人就一個任務:從本州選拔人才,向朝廷舉薦。
他們手里有一張類似于“人才調查表”的東西,對所轄境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秩序的四有青年逐一審查,在表格中分置九等。
分別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
然后,再把這九等名單提交吏部。吏部就可以按照等級,直接派官兒了。
明白了吧?
這就是“九品中正制”。
只這么寥寥幾句,大伙兒就應該明白,這里面“大、小中正”得有多大的權利,這個制度又存在著多大弊端。
......
大中正選小中正,兩人再一塊兒挑官兒。
可人都是自私的啊!我爸爸要是大中正,那他就算不把我這個親兒子放在上上等,起碼也得在選官之列吧?
于是,世家就這么出現了。
到了隋唐時期,在皇權的引導下,九品中正制也逐漸失去了存在的空間。
可是,繁衍了幾百年啊!
世家已經不需要九品中正制了,特么一州一郡,甚至幾州幾郡,只要是識字的都是一個姓兒,都是他們家親戚。
你選去吧,選誰都是我家的。
甚至都不用選官,七姓十家光是家里出的那些宰相,得的那些爵位,用這些功勞向皇權要一點“恩蔭”的官額,那就夠把朝堂填一半兒了。
所以,武則天才要趕盡殺絕,把七姓十家滅了,那這些問題也就都不存在了。
雖有陣痛,但是從長遠角度來講,還是值得的。
可是現在,穆子究說殺不得,還說什么制度......
老太太當然知道制度有問題,可是怎么改?怎么變?
“制度?談何容易!?難道,你還有改制之法!?”
武則天還真不信了,朝廷里那么多能臣,天天就琢磨著怎么改制都未有建樹,你還能弄出點新鮮的來?
“......”
好吧!
“回稟陛下!”吳老九一彎腰,“微臣......還真有。”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山县|
邢台县|
政和县|
乐昌市|
龙山县|
武功县|
巨野县|
阿瓦提县|
淮北市|
扶绥县|
泽库县|
黄山市|
古丈县|
通江县|
定兴县|
三亚市|
平谷区|
如皋市|
鄄城县|
宿松县|
合川市|
洛川县|
酒泉市|
富顺县|
会昌县|
定陶县|
嘉兴市|
繁峙县|
汉沽区|
富民县|
剑阁县|
吴江市|
治多县|
民权县|
靖宇县|
双鸭山市|
东城区|
岗巴县|
鹤壁市|
神池县|
阿拉善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