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北伐上-《1640四海揚帆》
第(3/3)頁
贛州城東西環水,只有南城暴露在外,東西城墻各有12門紅夷炮。
韃靼人自北而來,從北東西三面攻城都不現實,敵軍主要攻擊方向在南城,明軍夯土修筑4座小型星堡,架設40門大炮,每天都是重復的炮戰。
贛州實在是堅固,只要不缺物資,蘭欽就可以把城守下去。在韃靼人圍城前,蘭欽釋放了大部分居民,城中只留下5000多守軍和3000民壯,糧食充足,冬季的燃料靠拆屋解決。
北風瀟瀟,蘭欽與總兵先啟玉站在北城樓上,看著一隊一隊遠去的韃靼軍隊。
蘭欽問道:“追擊嗎?”
先啟玉搖搖頭,“羅可鐸以馬隊斷后,看旗號,壓陣的是副帥明安達禮,敵軍退而不亂,我們的兵都很疲憊了,追不了。”
江西明軍,無論是反正的郭虎先啟玉等部,還是漠陽系統,大部分都有在江西作戰的經驗,當年漠陽系是李成棟的北伐軍,先啟玉等人是綠營贛州副將,十余年過去,居然成了友軍。
蘭欽有些遺憾,不過他知道先啟玉是對的,韃靼人撤軍,贛州解圍,主要目的已經實現了,沒必要再冒險。
“那就向南,盡快與南安建立聯系?!?
————
廣州,守序在同一天接到贛州解圍和福建大捷的戰報。
三水一戰干掉韃靼本部三分之一的野戰力量,剩下的三分之一分散在湖南殘部、福建和江西,最后三分之一用于保衛直隸和關外。
三水一戰讓韃靼朝廷喪膽,相對于那些州縣,八旗野戰力量更重要。韃靼朝廷得到前線的確切消息,使者幾次來回后,輔政四大臣命羅可鐸不可浪戰,移師保守,多尼也接到類似命令。
江西明軍在贛江兩岸向北攻擊,韃靼人退保南昌,背靠鄱陽湖。明軍占領大片州縣,向西越過羅霄山區,與湖南李來亨建立通信聯系;向東越過杉關,與邵武地區的鄭藩建立聯系。
在漳州,多尼撤圍,鄭成功親自指揮追擊,割下敵軍后衛一部殲滅。隨后,鄭藩一部登船,匯合泉州守軍破圍,多尼的本部是安全撤退了,但他用于斷后的近萬綠營兵全垮掉了,士卒爭相跑路,不成建制,福建基本全境光復。
守序喝了口茶,接下來就該北伐了。
目前,聯軍核心各部,近衛旅駐在廣州城,警衛旗隊師一部在江西幫助并穩住明軍,主力配置在廣州以東。
帝國師和髑髏師合編為第2軍,除兩個野戰師,軍司令部還直轄1個重炮營,1個重騎兵團,1個新編的龍騎兵團。
廣州軍區成立后,從兩廣各地征發了12000名16歲以上,18歲以下的未婚青少年,編為青年團。
受明軍和綠營的風氣影響,大陸兵源不太好。青少年還有可塑性,20歲以下的兵雖然缺乏韌性,但卻是最無畏的,他們將會成為騎兵、步兵和炮兵,年紀較大,可塑性差的新兵將編為輔助兵種。
廣州軍區從警衛旗隊師抽調了大量老兵和士官對新兵進行訓練,沃爾特常駐東莞,親自負責新兵訓練工作。
由于傷兵康復后都被抽調到近衛旅,帝國師和髑髏師都有大量缺額,軍長菲爾霍夫抽調了兩個旅級支隊沿桂林至梧州一線展開,其余部隊留在肇慶等待整補完成。
在三水繳獲的騾馬都發給了各師,補充進后勤和炮兵縱列。
守序披著大衣,研究地圖。
主力北伐路線有幾個選擇。
去江西和福建的陸路不合適,運輸壓力太大。
海路風險比較大,一次臺風就能葬送全部努力,在浙江維持1個不滿編的師是上限了。
最合適的路線是經西江、靈渠進入湘江、長江,占領岳陽、武昌,然后順流而下控制全部長江。
聯軍主力遲遲不跨過南嶺的原因有兩個。
春季即將到來,春夏遠征,軍隊會有更多的非戰斗疾病減員,而且春夏季節前線缺糧,對后方戰略運輸能量要求更高。
另一個問題是云貴的吳三桂。
現在守序面臨與當年韃靼人類似的麻煩,盡管他控制了相當部分湘江干流,卻難以脫離運輸主干道深入山區,守序不想把時間和物資過多消耗在云貴大山里。
吳三桂如果當真下山,切斷湘江,守序倒能松口氣,來一次會戰把他解決就行了。
聯軍的兵力當然不能像洪承疇打西營那樣展開一條數千里長邊對峙,這樣做也毫無必要。
只要確保永州、衡州等幾個要點,放開其他地區,吳三桂當然能輕易切斷湘江,但毫無用處。
依托水運的聯軍后續遠比下山的吳藩有力,只要穩住突破口,再沿水上航道對進,輕松重新打通交通線,來個一次兩次,就能黏住相當部分的吳藩軍隊。
吳三桂大約也知道這一點,吳藩部分主力陸續向貴陽集結,也占領了幾處東進通道,但他就是不下來。
吳藩維持這種態勢,意味著守序至少要在湖南、廣西放3—4個旅保衛漫長的交通線,而北伐的兵力不能低于1個軍,所以守序只能等待部隊整補完成,在此之前,派明軍和旅、團級支隊盡量向北擴展地盤,推進戰線,占領出發陣地。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州市|
福贡县|
泰宁县|
宝应县|
金溪县|
凉城县|
万源市|
庆元县|
托克逊县|
眉山市|
松溪县|
武邑县|
新丰县|
长海县|
富民县|
宿松县|
海丰县|
七台河市|
介休市|
金川县|
北京市|
鄱阳县|
嵊州市|
资源县|
蓬溪县|
墨竹工卡县|
隆尧县|
化德县|
文化|
五常市|
宁海县|
秭归县|
新安县|
瑞金市|
平阳县|
天水市|
裕民县|
贵州省|
驻马店市|
延寿县|
雅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