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是,有更多的大陸移民,產量還會增加。” “那請問總督先生怎么解決谷賤傷農的問題?去年的糧價已降到3錢銀1石,今年看著會更低。” 李君常微笑點頭,暗自腹誹道,“傷的也不會是農民,只是你們這些大農場主。” 旁邊有人接話道,“我們可以種桑養蠶,種甘蔗,種水果,種麻。” 邢正則冷哼一聲,“桑蠶絲大家都在做,我們還有很多地,種甘蔗你種得完嗎?” 李君常:“我聽明白了,邢爵是擔心后江府未來產業發展走向。” “正是,總督先生。” “我今天叫大家來,就是要說明這個問題,新的發財之路。” 后江大佬們聚精會神地聽著。 “大家看我身后,你們都認識,這是棉花。我們的博物學專家把本地已有的棉花分為兩類,草棉和樹棉(亞洲棉),元首從美洲回來時,隨船帶有巴西棉(美洲陸地棉)、新西班牙棉和秘魯棉(海島棉)。此后,我們每年都會從荷蘭人手里進口一些野生巴西棉種和非洲棉。進口棉花與樹棉在種植中自然雜交,出現一些有趣的新品種。大家看我后面,這幾種更像是巴西棉的棉種新近在后江和真臘出現,適合本地種植。” 農場主們聚精會神聽李君常講。 “布與米是必需品,印度棉布是硬通貨,荷蘭人的印度棉布生意是暴利,我們一直很難插手。現在有了真臘棉,各位可以憧憬一下未來的利潤。” 會場炸了。 邢正則渾身激動地打顫,“總督閣下,我有最后一個問題。” “邢爵請說。” “移民要種植棉花,我們沒有足夠的人手織布,天朝傳統的男耕女織不適合我們的種植園。” “各位在本土看見了蒸汽機,那是神器。我要告訴大家一個消息,我們挖掘永濟河時,在河仙附近發現煤層,當然,比起大陸的煤礦,只是不值一提的小礦,品質也不好,但足夠我們在棉布業初始期使用。” “用蒸汽機織布,可以嗎?” “國內正在研究,大匠們向我保證只有一些小問題需要解決。” “空頭支票騙預算的慣用伎倆,總督閣下,不能完全信任他們。” 李君常聳聳肩,“你說的沒錯。換個思路想想,各位都見過水力機械,蒸汽機能提水就能織布,實在不行,各位回去修大水池好了。” “我沒有問題了,感謝總督指點。” “邢爵客氣,各位今天就可以從總督府領走棉種,回去安排試種,等移民抵達鋪開生產。” 蔡元定暈暈乎乎走出禮堂,他只有一個想法,大陸人力投入產出與后江相比太差了。 回到酒店,蔡元定繼續學習南掌國的資料,課程越來越難。 暹羅、清邁、老撾三國和依附于三國的諸小國都自認為是泰族,至少他們的統治階級自認為是泰族。泰人與佬人有相同的相貌,相同的語言,很難區分。中國史書稱他們為哀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