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9章 來復槍-《1640四海揚帆》


    第(2/3)頁

    守序牽起軍旗的一角,深深親吻下去。

    ……

    完成任務的線列步兵解散,他們今天打出大約20次齊射,列隊行進3公里,回營休息了。廚房準備了大塊燉鯨肉,滿滿都是油脂,給士兵補充體力。

    3個獵兵連留在訓練場。

    與線列步兵不同,獵兵連更多是老兵,新兵也是來自內陸的移民莊屯。面對層出不窮的印支虎,網紋蟒,這些移民中的獵人在與大自然的生存搏斗中練就了一手好槍法。

    守序走到一名站得筆直的獵兵面前。軍服右胸前有一朵白色的鳶尾花,這說明他是一名精英射手。

    獵兵穿著灰色的制服,沒有線列步兵紅色制服那么鮮艷。

    裝具與線列步兵差不多,全身一共挎著五條皮帶,分別裝載衣服、三天的食物、水壺鏡子梳子錘子陣線等雜物,還有必不可少的步槍、彈藥和刺刀。

    每人的背包里都有兩件備用上衣,兩雙膠底布面的軍鞋,兩雙軍襪。

    因為是訓練,所以士兵帶齊了全部行囊,在聯邦本土這個季節,日常其實用不著帶這么多衣服和鞋,比起制式軍鞋,士兵更喜歡穿草鞋,通風透氣。

    與火繩槍手相比,燧發槍兵不再需要背負1里長的火繩參戰,但他們的負重沒有減輕,軍隊傾向于讓士兵背負最大的物資以保證在盡量少的輜重馬的條件下,維持更長時間的戰斗力。

    一個士兵的全部負重超過30公斤,背著如此沉重的行囊打仗會很累。

    1年多前,還是試驗營的陸軍第一團參與了征服南方幾個小國的實戰。

    戰斗中很多士兵丟棄了他們的背包,減輕負重上陣在戰時當然很有利。但這給后續戰斗造成很大困擾,因為丟棄的背包戰后相當一部分找不到了。作為懲罰,陸軍讓士兵自己出錢重新買回裝備。

    “把你的武器給我看看。“

    “是,元首。“

    守序打開獵兵的彈藥盒,一共有60發定裝子彈,比線列步兵少20發,里面還有兩塊備用硝石。

    燧發槍的燧石夾在擊錘上,有個薄而平直的石刃。士兵扣下扳機,石刃刮擦擊砧產生火花,擊砧被刮擦的同時移動,打開藥池蓋,火花引燃火藥。

    燧石多次使用后,石刃變鈍,打火效果就差了,所以燧石是易耗品。一般一塊燧石打30次建議更換。

    火繩槍擊發率一般在50%,燧發槍擊發效果比火繩槍更好,陸軍目前試驗得到的結果,燧發槍大約有7成可以成功一次打響。

    與線列步兵一樣,獵兵所用的刺刀是套筒式,區別在套入方式上。

    陸軍試驗了很多種刺刀套筒。這個時代,肯定無法生產足夠精度的卡座刺刀,而套筒刺刀與槍管之間的連接也是大問題,不可能生產出正好匹配槍管的套筒,所以就需要一些額外的固定件。

    各種帶彈性件的刺刀陸續被淘汰,問題都是可靠性差并且價格貴。

    剩下的套筒有兩種。

    獵兵刺刀套筒上有個帶卡槽的螺栓,套上去后旋轉擰緊。

    線列步兵的刺刀套筒上有一個之字形的開槽,將槍管準星套入開槽內,用一個套環旋轉卡住。

    陸軍反復試驗,定裝了后一種刺刀。

    獵兵使用的套筒刺刀倒不是有什么額外的好處,只是作為批量生產的競品,螺栓套筒數量有點多,丟了可惜,就配發給很少參與刺刀沖鋒的獵兵使用。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浏阳市| 称多县| 双牌县| 乐清市| 兰西县| 页游| 宣威市| 景德镇市| 大石桥市| 忻城县| 东乌珠穆沁旗| 越西县| 卓资县| 东至县| 延川县| 辽宁省| 光泽县| 双桥区| 沾益县| 富宁县| 织金县| 东港市| 阿克| 安多县| 扶沟县| 大石桥市| 和硕县| 安多县| 塔河县| 弥勒县| 金门县| 涿鹿县| 和硕县| 沛县| 顺义区| 绵竹市| 遵义市| 晋城| 连州市| 天峻县| 德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