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佛山-《1640四海揚帆》
第(1/3)頁
杜永和沒指望肇慶明軍給廣州解圍,他所有的部署都是堅守城池,廣州以外他并不關心。
城防很堅固,但沒人知道要守多久。不久前的南昌慘案時刻提醒杜永和糧食的重要性,現在只有守序能給他提供充足的糧食。佛山雖好,杜永和也只能當做是給守序的預付款。
戰局發展很快,廣州北面的英德、清遠相繼失守。
惠州總兵李士璉誘騙十余位明朝宗室諸王,在即將上船時將他們全部屠戮,用王爺們的人頭作為見面禮獻給尚可喜、耿繼茂,獲得廣東巡海道的職務。
韋爵爺的大哥,饒平總兵吳六奇與碣石總兵蘇利全軍剃發降虜。碣石鎮是廣東水師大鎮,尚可喜一夜之間有了一支不弱的海上力量。
潮州總兵郝尚久被鄭成功、鄭鴻逵包圍在府城。鄭藩與施福、施瑯聯軍萬余人,占據絕對優勢。鄭藩破城,向來雞犬不留,與韃靼人相差仿佛。廣州明軍無力救援潮州,郝尚久無奈再次剃發,引福建漳州綠營入潮州,合兵大破鄭成功,鄭藩損失慘重。與其他主動投降的明將不同,郝尚久純粹是被鄭成功逼的。
廣州以東盡屬韃虜,圍城近在眼前了。
守序叮囑杜永和在海珠石與海印石兩塊大礁石上修筑炮臺,確保廣州水上生命線。如果有充足的兵力,守序都想自己來占領這兩座礁石島。
和平時廣州城人口超過50萬,相當一部分人住在城外,還有難以計數的人住在船上。戰爭即將來臨,很多人都逃走了。
城內剩余20多萬人,杜永和有條件放開南門,第一批從廣州撤退的百姓都是富戶。只有富戶才有能力繳納出城稅,買船票。
人沒到絕境總是心存僥幸,愿意出一大筆錢去南洋的人并不多,總共只有一萬多人。守序帶著這部分人返回香山。
獲得杜永和的默認,收割戰利品的時機成熟了。
守序從各商船抽調2000名南洋水手,用船上的火繩槍、刀、輕佛朗機炮和香山所堪用的軍器簡單武裝。
汪匯之出2000人,另招募廣東海盜2000人,共6000人,乘上400艘船從香山出發,沿各水道進入三角洲。
主要目標有2個,珠江口西岸的順德縣與佛山鎮。
佛山是守序最關心的目標,這一路由他親領。
佛山是中國手工業最發達的地區,當地有兩大產業,冶鐵業與陶瓷業。所謂蓋天下產鐵之區,莫良于粵,而冶鐵之工,莫良于佛山。
佛山交通便利,陶瓷經海南瓊山港走西洋航線,走南海去馬尼拉,或是直接賣給澳門,由葡萄牙人承銷。
鐵器中最受歡迎的是鐵鍋和鐵農具,出海洋船都會在佛山訂購幾百連不等。
明末戰爭爆發后,佛山是中國最重要的軍器制造中心之一,并且廣東水師造船全依賴廣東出產的鐵釘。
佛山水運很發達,廣州府將佛山和周圍15村合劃為佛山堡。佛山堡被佛山涌和新涌包圍,島嶼四周都可停船。最為有利的是,佛山涌有數條支流流入堡內。其中有三條是最主要的,第一條是新涌南段,分別在龍母廟和大塘涌出海。第二條位于佛山堡西邊的旗帶水,最后是北面的潘涌,這是從北面汾水深入鎮中的支流。
守序鋪開地圖,官窯涌在明朝逐漸淤塞,大船難以通過。佛山涌是佛山最主要的出海通道。佛山本地不產鐵,全靠從廣東各地輸送來的鐵料。鎮內水道縱橫,外地鐵料可以直接運到各處冶鐵作坊,物流成本降到最低。
佛山每年鐵商稅有5814兩,每萬斤鐵課稅3兩,倒算出佛山每年出產接近2000萬斤鐵器,約1萬噸熟鐵。這僅是官面數字,實際產量比1萬噸還要多。佛山鎮內有數萬鐵匠和陶瓷匠人,對聯邦來說,佛山的價值甚至比廣州還要大。
佛山經濟由民間的行業協會控制。明朝民營經濟發展很快,而中國歷代民營經濟和商業莫不依賴皇權和官紳。明朝中期以后,佛山接連涌現出科舉鼎甲人物和權傾朝野的名宦大吏,形成一個以鄉籍為基礎的官僚集團。他們整合宗族組織,制訂族規。在佛山形成一股強大的社會勢力。
聯邦以前在佛山買東西,少不了與協會大佬,本地豪紳打交道。可想而知,這種交往有時會頗為費力。現在佛山敞開擺在守序面前,就像"chi luo"的少女,任君采擷。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南县|
东丽区|
安化县|
昆山市|
横山县|
罗平县|
朝阳市|
梧州市|
阜平县|
德安县|
弥勒县|
毕节市|
精河县|
五河县|
东兰县|
类乌齐县|
西丰县|
栾城县|
金坛市|
霸州市|
辉县市|
海安县|
江山市|
胶州市|
鄄城县|
新干县|
永吉县|
闸北区|
宁武县|
杂多县|
巧家县|
漯河市|
河津市|
玉溪市|
平阳县|
凭祥市|
巨鹿县|
观塘区|
武定县|
苏州市|
临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