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3章 征服沙撈越的計劃-《1640四海揚帆》


    第(1/3)頁

    北風卷起的大浪拍擊著岸邊的礁石,高亭港內,海浪把戰艦輕輕地搖。

    岸邊一隊明軍士兵正在沈通明指揮下操練。沈廷揚現在有兵有錢有糧,成為東南軍頭之外的另一大勢力。很多失去主將,散落在海上的潰軍投奔到他麾下。招募士兵很便宜,不要錢,有大米就行了。沈廷揚將大部分潰兵打亂與自己的士兵重編。

    很多婦人帶著小孩就住在船上,島上房租不夠,她們要以船為家。守序帶來的大米讓他們慢慢恢復了元氣,至少這會,他們的眼神不再迷茫。

    民族大義,華夷之防始終抵不住妻兒老小嗷嗷待哺的嘴。現在與這些官兵講那些虛頭八腦的東西沒用。能撤到舟山的官兵心里肯定是不愿投降的,前提是要讓他們吃飽飯。

    浙東民氣剛烈。

    就以守序所見,魯監國政權與隆武政權在人員結構上有比較明顯的區別。隆武朝廷依靠的是元老重臣,而魯監國依靠的則是基層士紳。浙東是在本地當權官員投降清朝以后,一批有志之士激于剃頭改制,揭竿而起,不顧殺身亡家的危險而展開的抵抗運動。魯監國的骨干力量是一批如鄭尊謙這樣的浙東員秀才,他們投筆從戎,年輕團結有朝氣。

    如此多軍隊聚集在舟山的結果,差點把小小的群島擠爆了。南明兩個政權很多敗軍退到這里。有些人黃斌卿能擋,有些人黃斌卿擋不住。

    江上師潰后,魯監國朱以海依附張名振,退到張名振的基地石浦健跳所。八月份,再撤舟山。魯監國本人現正駐于舟山城中。黃斌卿在舟山島劃分了防區,與張名振、阮進同守。

    沒有與監國同行的溫州總兵賀君堯、興國公王之仁就沒那么好的運氣了。王之仁駐在岱山島附屬的大長涂島,賀君堯在小長涂島。兵多地少,條件很差。

    冷應瀓走到守序背后,輕聲提醒道:“大人,總兵們都到齊了。”

    臺北府在岱山島設立了一個商館,冷應瀓是館主,負責經營浙江和南直隸的貿易,現在量還不大,只是剛剛開始。

    守序點點頭,轉身離開海邊。林出勇帶著衛隊護衛在前后,20人的衛隊中有很多切之丹武士,倭寇的打扮在路上見到的明軍人人側目。

    沈廷揚的大本營,如今岱山島的中心,原本是一座金碧輝煌的寺廟。非常時期顧不得其他了,岱山島以這座寺廟設施最完善,建筑結構最堅固,沈廷揚將他的浙直總督衙門設在這里。

    一隊來自崇明島的督標兵將總督駐地護衛的嚴嚴實實,在原本寺院墻壁基礎上加強了工事,外圍筑簡易炮臺,架有6門佛朗機炮。

    崇明兵都認得守序,見他過來紛紛行禮。

    邁步跨入曾經的大雄寶殿,現在的總督衙門正堂。

    沈廷揚居中而坐,黃斌卿、王之仁、賀君堯、張鵬飛、王朝先五位總兵,以及朱鈺、蔣傳、周鑒等規模較小的勢力代表。

    能坐在這里的人都是沈廷揚精心挑選的。潰兵實在太多,成分復雜,軍紀敗壞劣跡斑斑的人比比皆是,這些人沈廷揚一個都沒要。舟山附屬的小島嶼很多,有的是地方讓他們停靠。

    守序進來打斷了明將之間的交流,笑著與他們打了招呼,在坐的人很多都是債主。

    對小債主,守序基本是用糧食歸還了債務。對黃斌卿、沈廷揚、王之仁等大債主,守序用了部分糖還給他們。人大多嗜甜,糖不愁賣不掉。這些軍頭退到舟山,以往到海貿和走私到網絡卻還在,糖批發給他們倒手一趟,賣到南直隸和浙江,收益比直接還糧食還高。

    待守序坐下,沈廷揚咳嗽一聲,宣布會議開始。

    “舟山彈丸地,如今聚集了兩三萬官軍,島上可耕之地不多,今天請諸位來,就是要商量這糧餉補給之事。”

    大軍頭退到舟山,船上多少都帶了些銀錢輜重,暫時還能維持,不過這也是坐吃山空的局面。南明軍隊糧餉彈藥補給困難,多數軍隊要依靠打糧過日子。每當打了敗仗,或是沒糧吃了,便會找幾個縣分地盤,入鄉抄略,縛夫**,強拉壯丁,雞犬不留。在民間婦女身上沖淡挫折感,恢復元氣。

    舟山這種情況更為明顯,依賴捕魚不現實,明軍只能靠打糧維生了。黃斌卿原本軍紀不錯,他控制著舟山城,周圍唯一像樣點的地盤,舟山大島上也有些耕地,勉強自給。但就連他也忍不住打了幾次糧,無本萬利的生意實在太有誘惑力了。

    沈廷揚想到打糧就異常痛心,“我師以恢復為名,系累男婦,索錢取贖,肆行淫縱。這不是官軍,這是賊寇。”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丰县| 嫩江县| 荔波县| 彰化市| 日喀则市| 株洲县| 柞水县| 潜山县| 平利县| 东方市| 淮北市| 北碚区| 皮山县| 绍兴县| 米脂县| 泰和县| 双峰县| 紫阳县| 福州市| 弋阳县| 九江县| 新乡县| 民县| 当阳市| 商城县| 临高县| 安陆市| 虎林市| 逊克县| 延吉市| 汾阳市| 乌拉特中旗| 晋江市| 乐平市| 河曲县| 吉首市| 保德县| 宁远县| 吉林省| 龙山县| 大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