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守序一直試圖在南中國海規范金融秩序,南洋銀行是第一步,臺灣開發銀行是第二步。 銀行的風險管理主要有三個方面,資產端管理,負債端管理和流動性管理。 資產端是最不需要操心的,無論金城還是臺灣,迅速增長的人口不管從事什么行業,哪怕僅僅是種地,都在創造價值。這些價值以某種標準量化之后,就是銀行擴張中的資產。負債管理主要是指存款和債券,流動性管理主要是防止擠兌。 資產負債管理主要是個期限結構和資產質量的問題,期限又要與收益正相關。銀行資產質量代表的是國家發展的質量,無論在南洋還是在東南中國,質疑這個的已經不多,這個國家正處于快速上升期。 南洋銀行的規模已經很大了,荷蘭人在泰國采購都會找南洋銀行做個短期業務。當然,金城各家也沒少找荷蘭人借錢。 南洋銀行的銀行承兌匯票和信用證與荷蘭東印度公司商業承兌匯票盛行于太平洋西岸。 守序在與巴達維亞新任總座康奈利斯.范.德.林因通信中,建議設置一個類似于皮亞琴察交易會的清算中心,因為暫時只有兩家,不用像皮亞琴察交易會那樣麻煩,由臨時交易會變成常設機構。雙方每個季度軋一次賬,清理頭寸。 是的,壓在亞洲人民頭上十余年的荷蘭東印度帝國締造者安東尼.范.迪門去年病死了。這是個即便對手也不會吝惜贊美之詞的強大征服者,他的死不知讓多少個亞洲君主在午夜夢回中長舒一口氣。 繼任安東尼.范.迪門的德.林因總座在回信中對此表示很感興趣,期待與守序詳談。 清算中心是雙方目前共同的業務需要。金融交換的規范,可以很大促進整個南洋物流體系的發展。甚至可以深深影響到活躍在南洋的莫臥兒帝國高利貸商人和本地的天方教土著商人。 亞洲沒有像瑞士那樣的中立國,守序向德.林因總座建議把這個清算中心放在新加坡島,在荷蘭人控制區,卻離金城更近。金城略占劣勢,但這是現實實力對比的反應。 現在臺灣開發銀行尚需依托在南洋銀行信用之下。只有再發展到一定程度,臺灣能源源不斷產出市場上需要的貨物,臺灣開發銀行就可以獨自參與到這個清算業務中去了。 威斯特伐利亞合約簽訂在即,如果到時葡萄牙、西班牙、英國,甚至法國人也參與到這個亞洲清算中心來,一定會是個有趣的場面。 守序端起酒杯一飲而盡,臉上浮現出一絲笑意。 “臺灣開發銀行的銀行券發行了多少?” “目前有30萬兩,博格斯在淡水報告,數量還在逐步增長中。”梅登提起紙幣就忍不住一臉的笑意。 江南移民很多都帶了白銀,幾十萬兩并不是多大的數字。 南洋銀行暫時沒條件發行標準化的紙幣,只有信用證、承兌匯票和債券等信用工具。 臺灣開發銀行就不同了,臺北行政長官轄區是個軍事征服意味很濃的殖民地,境內嚴密的保甲制度和港口林立的持槍士兵在第一時間就獲取了移民手中的貴金屬。 移民上繳貴金屬,獲得銀行卷憑證。白銀相當于臺北的外匯,銀行券是境內流行的貨幣。 臺北府用銀行券組織境內生產,用白銀對外支付。這是參照20世紀80年代匯率制度混亂后,94年由朱相設置并有效運行實行20多年的強制結匯、有限售匯,經常項目可兌換的外匯制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