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基隆和平堡,臺北行政長官官邸。 火盆里燃燒著竹炭,一只鹿腿已烤的金黃。兩個土著仆人將昂貴的香料撒在鹿腿上,片下幾成熟的肉塊盛放在不同的盤子里。由兩個身穿紅綢豎白領對襟襖,軟黃馬面裙,頭戴貂皮昭君套的盛裝麗人將尚帶一些血絲的鹿肉端上桌。 守序將盤子輕輕推了回去,“給我換一份。” 女人臉上浮現出害怕的神色,放下盤子就要下跪。 守序伸手攬住她的胳膊,沒讓她跪下去。 “他不要給我,”梅登端起酒杯咽了一口,“你真是不懂享受。帶血的肉甜美多汁,肉質細嫩。再烤下去就老了。” “你不用說服我,我有自己的偏好。” 女人給空了的銀杯續上酒。 “隨便你了,”梅登用刀叉撥弄著盤子里的鹿肉,“秋季以來,我殺了兩萬頭牲畜,梅花鹿的鹿皮賣給了荷蘭人。羊皮、野豬皮、水鹿皮和熊皮都留下來自用。你不是一直想把衛隊的冬季常服換成熊皮帽嗎?這下應該夠了。” 還有豹皮,守序心道。 梅登今天披了一件豹皮坎肩,金黃主色調,覆蓋有大塊的深色云狀斑紋。神秘而美麗的臺灣云豹。 “再這么殺下去,明年你是不是就要像臺南的荷蘭人一樣限制捕獵了?” 可能是原有的土著人口太少,臺灣野生動物極多。在荷蘭人來之前,臺灣滿地的野生梅花鹿,讓荷蘭人都納悶這么個小島怎么會有那么多鹿。 “糧食缺口明年也難以自行解決,我打算過兩年再看看是否做做動物保護工作。” 好吧,這是沒辦法的事,守序放棄了在17世紀做個動物保護主義者的想法。 輕輕抿了一口杯中金黃色的酒液,“鑒江號什么時候出發的?” 梅登:“上個月,如果不出意外,應該早就到了后江府和本土。” 鑒江號通報艦攜帶守序的年度總結和給林同文、李君常的信回國。除了向元老院報告一年半來的成果,主要是讓林同文和李君常在南洋采購糧食。 由臺灣開發銀行給糧食采購開具信用證,鑒江號攜帶信用證交給本土的商人,南洋銀行在金城支付糧食采購款,明年糧食到后再由臺灣開發銀行向南洋銀行兌付。 這種付款不一定是現金,如果臺灣的銅金硫磺量足夠,兩個銀行互開信用證即可。這是比較理想的情況,不用把白銀在臺灣與金城之間搬來搬去,不過就這次而言,60萬石的糧食采購額,連運輸成本和南洋銀行必然收取的利息,差不多30萬兩白銀,到時不出錢恐怕不行。 金融是跨越時空的價值交換,歐洲此時的金融已經比較發達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