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戎大帥-《1640四海揚帆》
第(3/3)頁
拜將禮閉,王之仁回到衙門,守序正在等他。
錢塘江是條比長江更坑的內河,江灣入海,河水從狹窄的河道迅速鋪滿杭州灣,流速變緩,泥沙沉積。錢塘大潮水對泥沙的頂托作用更是超過長江口,暗沙淺灘無數。
對定海總兵王之仁來說,駐軍錢塘是必須的部署,但在錢塘江上,他卻無法使用大海船。這些船現在都停在寧波,處于閑置狀態。守序花錢雇傭4個月,明年南風起就歸還,期間一切整備修理勤務由守序負責。王之仁想不出來拒絕的理由,這筆生意很好談。
戎大帥的兵被王之仁從前線抽出,安排給守序引水導航。
“戎廣德。承蒙道上的兄弟抬舉,叫我一聲大帥。”戎大帥朝守序拱拱手
守序原本以為名字這么威武的軍將,一定是個滿面髯須的大漢。見面卻讓他大跌眼鏡,眼前是張眉清目秀的正太臉。
“總戎,有個事我想向你報告,只是猜測,沒有把握。”戎大帥猶豫著說道。
“沒事,盡管說。”王之仁很是喜歡這個青年軍將。
“是,總戎。”戎大帥道,“我最近幾次在杭州附近與建奴交戰,發現敵軍中真虜的比例越來越少,盡是田雄的兵馬。”
這事到你這里為止,不要出去說。”王之仁放下茶杯,沒有太在意。
古今中外軍官都有個通病,向上把敵軍實力報強一些,這樣能在補給與增援上獲得更多的優先權。王之仁心里的第一傾向就不會是報告魯監國自己防區對面真虜數量在減少。而且一部二百人的偵察接觸,所反應的信息也不全面,用不確切的消息向上報,干擾督師和監國的決策,那是犯罪。
守序下來與戎大帥相談甚歡。
與一般印象不同,明朝的衛所軍戶其實從明初開始,就沒多少自主的耕地。一般都是在附近縣域境內零散分布著一些軍屯,這些軍屯也是由州縣代管。衛所就是到時間收糧,并無多少管轄權。軍隊只能管衛城所城和烽燧巴掌大一塊地方。只有在川康滇黔邊區、湖廣廣西西北和遼東華夷雜處的邊地,衛所才有大塊連片的自主地盤。
朱元璋所說讓軍隊自行供養只是騙騙外行的鬼話,從一開始,衛所就做不到以軍養軍,必須依賴州縣留存銀糧以養軍。到了中后期,征募營兵替代衛所軍戶成為國防骨干,起解北京的銀糧越來越多,州縣留存銀比例減少,衛所軍荒廢是順其自然的過程。內地衛所逐漸向民戶轉變,沿海衛所則向商人和水手轉變。建虜南下,除了山東沿海的衛所,其余一律改成州縣民戶,只是在官方層面承認了百余年來形成的既成事實。
戎大帥身上有個帶俸差操,龍山所副千戶的世職。不見任管所事,那點可憐的俸祿甚至不夠養家。
南方沿海衛所軍戶逃亡比例較內地情況稍好,這是因為遍布大明朝海岸線的衛所墩臺除了國防作用,在航運上的價值也極大。沒有準確的經緯度測算,沒有堅固的船舵,中國商船大多必須依賴近海行駛。沿海衛所給來往商船提供了避風港,蔬菜淡水補給以及最重要的引航服務。這種接力引航制是明代中國海運的特色。沿海各地衛所的軍戶水手就像接力棒一樣,將商船一棒一棒向下傳遞。比如商船在昌國衛雇傭的水手,會在舟山放回,接著雇傭舟山的軍戶水手。
戎大帥一雙拳頭打遍觀海衛,壟斷了杭州灣的引航生意。往日,他的人會在金山衛或是乍浦所與北面的軍衛交接。
江南軍興,戎大帥變賣所有財產,招募了一只二百人的軍隊,隨定海總兵王之仁出征。他這只部隊成分很雜,有龍山所跟著混的軍戶小弟,有北面逃回來的散兵游勇,也有慈溪縣的道上兄弟。換個人來帶這些兵可能幾天就要散了架子,戎大帥卻帶的渾身舒爽,兄弟們也都樂意跟著他干。實是江上諸軍中難得的高團結度部隊。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州县|
宁河县|
龙游县|
内丘县|
任丘市|
元氏县|
安塞县|
盐源县|
博爱县|
绥滨县|
绥滨县|
乡城县|
开封县|
舟曲县|
梁平县|
大同县|
惠来县|
东明县|
安新县|
遂平县|
山丹县|
阜城县|
孟州市|
龙海市|
名山县|
张掖市|
皮山县|
正定县|
读书|
阜新市|
肥乡县|
兰西县|
宁德市|
丰镇市|
伊金霍洛旗|
普格县|
佛山市|
南投县|
大连市|
兴国县|
元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