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3章 承祖以金山為存亡耳-《1640四海揚帆》


    第(3/3)頁

    欽江號是一艘有8門4磅炮的大型單桅通報艦,艦長很倒霉,出海前幾天生病了,現在艦長由慕容鵡臨時代理。

    船隊貼著上海的海岸線行駛,順風順水,2日便抵達金山衛。

    整個上海地區,環繞海岸線都修筑了海塘,海塘后有運鹽河網道,海塘前有大壕。內外相通,無論是誰控制大陸,想要封鎖這樣的海岸線都要付出很大的成本。

    金山原本有海港閘口,在明末已經淤積,商埠全荒廢了。船隊在城外錨泊,大陸可以擋住北風掀起了海浪,錨地條件算是湊合吧。

    援軍到來讓金山守軍很興奮。得勝港之敗后,金山已是孤城一座。金山衛的守軍,戰斗力在明軍一般水準之上。候承祖之前派出了謝漢、張昌后兩千戶率500精銳增援了總兵吳志葵,城中還有2000兵。

    守序嘆息著,他其實沒帶多少兵,并不是來增援這些人守城的。金山城在建虜的壓力下,陷落只是時間的問題。崇明島上現在力量最強的無疑是邢夫人的部隊,可如果調他們來金山就是困守孤城,對上的又是李成棟后,究竟有多可靠,守序沒有把握。而且調崇明島的兵來金山,要占用太多運力,上海的難民就轉不走了。

    在金山參將衙門,守序見到了候承祖。吳志葵在松江起兵后,候承祖作為他的屬下,率軍與吳志葵會師。兩人關系沒處好,吳志葵說了些重話。

    候承祖當時說,“府城聽你總戎的,我回去與金山共存亡。”

    現在他要踐行這句話了。

    守序怎么勸,候承祖都不走。

    “我家始祖以大明開國勛,子孫世襲金山衛指揮同知,食朝廷俸祿二百八十年。今天就是我以死報國的時候。”

    守序嘆息。

    明朝并不好,尤其在末年。如果沒有剃發令,江南士紳沒多少人會為這個王朝效忠。寄托了士紳希望的各地起義軍紛紛被鎮壓,大批的士子放棄了功名,銷毀儒籍,他們管這個叫“棄諸生”。

    沒有功名,就沒有徭役的優免權,掛在他們名下的地產被鄉親們收回,很快就限于窮困中。

    敢于在戰場上抗爭的人不多,那是英雄,完全舍棄家產進山隱居的人,也不是太多,上有老下有小,拋家舍業不是那么容易的決定。但棄諸生,在江南這是一股普遍的風潮。

    候承祖的決定讓守序肅然起敬。評價明朝好壞是文人的事,侯承祖作為國家世襲軍事貴族,效忠這個280年的王朝,是責任,是堅持,是人的美德。

    除了侯承祖,金山還有數位高級軍官。光世襲衛指揮使就有五名,其中劉羽圣為見任官,管衛事。施恩、西天默、徐可大、西胄四位是帶俸差操,只拿俸祿不管事。指揮僉事和指揮同知就更多了,大部分都是帶俸差操的虛銜。其中候承祖的世襲軍職并不高,區區指揮同知,能成為金山守軍統帥,是因為他有營兵參將的差遣。

    候承祖將金山的軍戶組織的很好,各位帶俸差操的軍官都分派到城墻上。其中指揮僉事蕭懋功和陳之芴都堪稱良將。

    大敵當前,候承祖也不允許其他人走。這位參將已經陷入了一種執著的精神狀態中。

    守序退而求其次,勸候承祖,沒必要讓妻女跟著與城池共存亡。

    候承祖還要拒絕,這次那些指揮使們心動了。父親和成年兒子都可以留下效忠朝廷,各人發妻也都留下來。女兒幼子和妾室,真的沒必要。

    候承祖按年齡劃了條線,除了抽簽出來的80名士兵和自得勝港突圍的原上海守軍張時杰部,其他只有12歲以下男孩和老弱婦女能登船撤離。

    按照這個標準,候承祖一門只有未成年的女兒能上船。候承祖拜托守序把女兒送到廣東,他的三弟正在廣東水師柘林水寨服役,守序很痛快地答應了。

    金山衛人口并不多,自從商埠廢棄后,留下的都是軍戶,城外的耕田大部分也廢棄了。

    八月十七日,李成棟的旗號出現。金山衛還剩下2000余官兵和堅決要同兒子、丈夫、父親在一起的家人。李成棟派出使者勸降,指揮同知馬象乾臉上只是稍微有些變色,當場就被候承祖處斬。

    守序當日離開金山,回到欽江號上。船隊沒有立即啟航,三天后,李成棟的大炮轟垮北水關城墻,破城。候承祖進行了激烈的巷戰,全城主要軍官,全部殉國。

    李成棟大為震撼,當即封刀,沒有屠城。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中市| 扎囊县| 灯塔市| 普宁市| 湄潭县| 雷山县| 太仆寺旗| 大埔区| 龙门县| 景宁| 灵宝市| 抚松县| 新丰县| 乐都县| 武义县| 大渡口区| 义乌市| 深圳市| 威远县| 定日县| 垣曲县| 突泉县| 宁强县| 金塔县| 苍南县| 益阳市| 甘洛县| 灵武市| 体育| 金坛市| 安平县| 石楼县| 福鼎市| 栾川县| 鹿邑县| 灵璧县| 松潘县| 珠海市| 吉林市| 香港| 上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