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6章 與崇明的明軍會師-《1640四海揚帆》


    第(2/3)頁

    “……我們都是海上跑的,船就是我們飯碗。季明先生,也許你應該把部分船隊分散到更安全的地方。”

    沈廷揚拿起一片西瓜,吃了幾口,緩慢地說道,“為了驅逐韃虜,我把所有身家都投入進去。狠不能再多一帆一船,豈敢偷片日之安。”

    南京失守,明朝的殘余勢力已是大為弱勢。從地圖上看,南明還有浙江、福建、半個江西湖廣,滇黔兩粵,形勢似乎還不絕望。但這只是表面現象,南明解決不了軍隊的糧餉,他們的財政一直處于崩潰之中。以沈廷揚的能力,守序相信他很快就能發現問題關鍵所在。

    沈廷揚剛從前線回來,守序便先問起淮東的情況。

    沈廷揚嘆息一聲,“缺糧,建虜占領區更慘。建虜的沂州總兵夏承德所屬兵丁,數十名家屬因為饑餓而懸梁自盡。兵丁若此,百姓更加凄慘。”

    守序點點頭,幾十萬建州人口搬進北京,進一步加劇了糧食危機。原本明朝對南方的經濟壓迫非常嚴重,北京所需漕糧400萬石,其中僅蘇州、松江二府就提供了93萬石。建虜剛進關,沒有得到江南漕糧,就只能壓迫北方州郡,其中山東尤甚。

    以海州為例,現在斗米5錢銀。老百姓根本不可能承受這樣的糧價。守序覺得這簡直就是在殺人。

    暹羅米價一般是一石米二錢白銀,中國很多地區如今的糧價是南洋的數十倍。高糧價一定會有很多難民,現在是南風期,季風不合適,而守序的船期很緊張,無法長期抽調船隊北上。守序暗想,也許過兩個月等到季風換季期,值得去一趟淮河口,以獲得部分北方移民。

    守序問道,“季明先生,劉澤清是怎么敗的?“

    沈廷揚沉默半餉,把他所知的軍情一一告訴守序。

    建虜渡江,南京失守,劉澤清并沒有投降。由于淮東與淮西之間密布水網阻隔,歷史上淮東一直是個獨立的戰場。在南北對峙時期,淮東歷來防御的是自山東南下的敵人。南北朝時期老運河淤塞,隋朝運河啟用戰國時魏國運河的方案走河南后,一直到津浦鐵路打通之前,北兵南下通常很少選擇山東,淮東是戰場上比較次要的方向。

    濟南位置關鍵,建虜在此一直有大貴族坐鎮,去年是正藍旗旗主肅親王豪格,今年更換為饒余郡王阿巴泰。具體負責前線指揮的是正白旗固山額真準塔,建州在這一路投入的總兵力不多,只有準塔所領部分八旗甲兵和沂州總兵夏承德5000人、青州總兵柯永盛3000人,共約13000人。其中的夏承德曾是松山副將,在松錦大戰投降建虜。松錦戰后,建虜迅速新建109個漢軍佐領,部分投降明軍被編進漢軍旗中,夏承德就是其中一員。

    就在多鐸進南京前一天,五月十四日,劉澤清派兵渡過淮河攻打宿遷。建州守將趙進功以數百弱卒拼死抵擋,明軍強攻四五天沒打下來。準塔的主力增援過來,明軍只得撤退。

    五月二十五日,南京陷落十天后,劉澤清在交通要地清河三汊口,即淮河、黃河與運河匯聚的河口,集中馬化豹、張士儀二部,一萬七千人并26門紅夷大炮,與準塔決戰。戰斗以炮戰開始,明軍在炮戰中再次落敗,接著建虜轉移炮口攻擊明軍在河上的戰船。明軍幾無還手之力,軍陣大亂崩潰,傷亡慘重。準塔一路追擊,斬獲明軍上萬。劉澤清無力抵抗,把淮安城交給部將總兵柏永馥,率高進忠、張鵬翼、張士儀等數萬人順淮河口出海,沈廷揚的海船與他們一路同行。

    “又是炮。“守序嘆息著,明軍把加農炮和長炮引入中國。但在炮術和火炮制造方面,明朝已經被建虜超越。紅夷大炮如今是建虜的核心戰斗力,明軍比起來處于很大的劣勢。

    沈廷揚回憶著當時的情景,“我們出海后就遇到了風暴……“

    明軍運氣非常壞,遇到颶風損失慘重,整個船隊被吹散了。

    沈廷揚與田仰和張鵬翼交好,南撤時船只相隔不遠,在沈家的熟練水手幫助下,張鵬翼等人得以從風暴中幸存,最后保住了近萬官兵和家屬。明軍正是在沈廷揚的建議之下,暫駐崇明以作喘息。

    在南風期,盡管利用大陸離岸和向岸風造成的側風,可逆季風航行,但這需要很高的操船技巧和整備良好的船只。逆風總是不如順風便利,如果沒有沈廷揚,張鵬翼的損失肯定會更大。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西县| 十堰市| 清苑县| 靖西县| 杭州市| 贵南县| 塔河县| 彭阳县| 常德市| 山阳县| 太湖县| 三台县| 伊金霍洛旗| 本溪市| 津市市| 德保县| 西平县| 乌鲁木齐市| 漯河市| 南宁市| 改则县| 迭部县| 化德县| 营山县| 武穴市| 河南省| 广东省| 哈尔滨市| 青冈县| 宜兴市| 高邮市| 故城县| 农安县| 大石桥市| 崇信县| 柘城县| 临城县| 赣州市| 开江县| 当阳市| 巴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