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送走第一波移民-《1640四海揚帆》
第(3/3)頁
為了運走這些移民,守序借了金士英全部的沙船,數量肯定不夠。南北大運河民間貿易斷絕,現在光揚州一地就聚集了300多艘民船,蔡元定在此買下100艘稍大的船只,并雇傭船戶,多數都是些單桅江船,價格不貴。長江上的船戶一般都是以船為家,揚州的也不例外。
第一期移民4000多人,守序抽出船隊中的4艘喇唬船,由吳志祥指揮,護送移民船隊先走。老吳本來和恩佐一起在通報艦湞江號上搭班子,進長江前守序把他抽調到了內河船隊。
吳志祥問道:“提督,移民船中大半都沒有出海能力,無法航行到臺北。”
“老吳你先不用管臺北,把移民安置在崇明。再以崇明為中轉站,用能出海的船向泗礁山轉運。”
以平均素質而論,這次是臺灣獲得的質量最高的一批移民,萬萬不能有失。
這些平底船沿江而下難度倒是不大,只有鎮江這一段航程的中的漩渦和急流需要格外注意,他們可以盡量貼邊走。守序取出日歷,現在是三月初,鎮江至崇明順流100多海里的航程不出意外一周能到。
“最遲五月中旬,你要把人全部轉移到泗礁山。”再遲就來不及了,五月份很多明軍潰兵會涌入崇明島,守序不擔心有大炮守衛的營寨,可這些移民就很難照顧周全了。只有到了泗礁山才能讓人放心。
吳志祥皺著眉盤算,兩個月的時間。守序這個要求其實挺過分的。海上看天吃飯,最約不得日期。泗礁山離崇明60多海里,用能出海的沙船和大江船至少也得3到4趟才能運完。
老吳也沒多話,拱手道:“我盡全力。”
守序點點頭。內河船隊的幾個指揮官中,現在只有吳志祥能讓守序放心了。沒有多少人的航海履歷上會有到澳洲和新西蘭的探險航行。
押運隊以原淡水堡守備隊為基干,并從陸海軍抽調20多人,湊出100人,每艘民船分派1人。為了避免再節外生枝,人船編組齊備后,立即揚帆東去。
金山堡城頭,守序目送移民船隊出發,蔡元定現在成光桿司令了。
回到堡內,一位老朋友已在等著他,臨清商人王士則。
守序拿起王士則帶來的名帖,“登州一別兩年,王老板一向可好?”
王士則泛起一絲苦笑,“這個世道,一家人太平活著就是好。”
“王老板說的對,”守序點點頭,“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強。記得上次臨別時,我曾告訴王老板,大明若待不下去了,可以去南洋也可以去臺灣。”
王士則拱拱手,“多謝大人好意。可我跟隨曾中丞多年,現在更不能棄之而去。”
曾櫻,前登萊巡撫,久違的名字了。王士則帶來的正是曾櫻的名貼,松江出品的五色蠟箋,觸感很舒服。名貼上只有四個字,“曾仲含拜“,沒有侍生侍教生這些自稱。守序一笑,倒是有楊廷和的風格。名帖只是通報個姓名,真正要說的內容在后面的副啟。
打開副啟,內容也很簡短,匆匆看罷,“曾老先生邀請我去南京?”
……
焦山寨,鄭鴻逵眼前是江面上浩浩蕩蕩的移民船隊。
“芝莞。你說為什么陳守序到了哪里都要搶移民,為了移民他寧可不要生絲?”
鄭芝莞放下望遠鏡,笑道,“三哥,我見過陳守序寫給大哥的信,話說的很客氣,不與本藩爭江浙的貨。他倒是言而有信,應是怕了本藩在福建的500艘戰船吧。“
“本藩的戰船海上肯定無敵,”鄭鴻逵若有所思,“但我覺得陳守序這么做應該還有其他的原因。”
注1:揚州300多艘船數量見卷一六,順治二年五月乙酉,“……揚州城北,獲船百余艘……揚州城南,獲船二百余艘。”
注2:巡撫以上官,喜歡別人叫他老先生。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礼县|
上高县|
泽库县|
浦县|
盱眙县|
高雄县|
琼海市|
舞阳县|
芦溪县|
宝兴县|
项城市|
台东县|
新郑市|
扶沟县|
和静县|
仙桃市|
原平市|
千阳县|
探索|
穆棱市|
永州市|
黄平县|
称多县|
阿克陶县|
古田县|
青岛市|
永顺县|
泉州市|
越西县|
涪陵区|
古丈县|
钟山县|
安龙县|
海丰县|
天台县|
耿马|
赤峰市|
泾源县|
云龙县|
马关县|
石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