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守序:“硫磺和木炭不是問題,硝石可能你們需要從中國進口。鐵料恐怕也只能進口。” 梅登皺眉道:“這也要進口,那也要進口,到處都需要人力,我們的錢和人根本不夠。” 守序:“所以你們要做好計劃,能自產的盡量自產,無法自產的也要做好進口的額度分配工作。” 梅登有些著急:“你也知道,從西班牙人那里繳獲的物資,今年估計就要用完了。我們的開銷實在太大,在臺北的農田收獲以前,我們甚至連糧食都要依賴進口。農田即便是數量有富裕,產量也只有到明年才可能會有些指望。” “你說的沒錯,而且金城近兩年很難給你們實質的增援,所以你們還要找到一處能夠提供財物和人口的地方。” 守序換成東亞海圖,拿起一支筆,指在了濟州島上。 “給你們這么多船,既不是讓你們與鄭芝龍或者其他的明朝水師開戰,也不是讓你們縮在臺灣不動。” 阿勒芒:“占國斯島?” 荷蘭人把濟州島叫做占國斯島。 “除了島上本身的幾座城市可能有的財物,占國斯島出產很好的弓箭原料和馬,都是非常重要的軍事物資。在李朝與韃靼人的貿易中,來自占國斯島的弓箭和戰馬是很重要的商品。” 阿勒芒有些詫異,“金銀和戰馬不錯,可弓箭對我們沒用。” “但對中國有用。”守序點了點威海衛和云臺島,“這次北上,我與威海衛的明朝駐軍司令,淮安府主管海上運輸的大臣都建立了聯系,你們要繼續拓展關系,以獲得移民。最好是能像這次一樣,能有他們的船隊幫助我們運輸,我們來提供護航。” “你的意思是我們劫掠占國斯島,用戰利品與中國的政府軍做交易,換取人口和物資。” “對。” 上島劫掠陸軍的任務就重了,菲爾霍夫問道,“島上的防御力量如何?” 守序:“占國斯島的防御不堪一擊。” 菲爾霍夫盤算了一下,“現在的兵力只能維持防御,那我要盡快在臺北擴編一個陸軍營出來。” 守序:“我把切支丹連也留給你,有了一個營再加上水兵,可以在占國斯島大干一場。” 梅登想了想,對守序道:“現在我不能指望你從金城給我運牛,中國是獲得牲畜的唯一來源。如果占國斯島的馬很多,我們也可以運一些回臺北,馬可以節約很多人力。” 守序略搖頭,“占國斯島的馬是北方馬種,耐寒耐旱不耐濕熱,可能難以適應臺北的氣候。” 梅登道:“反正不是用來做戰馬,我們試試看。養不活就吃肉,想來多少能有一些活下來適應氣候的。” 阿勒芒趴在地圖上,用手指劃向濟州島,接著連線到威海衛,“那這樣,我們讓一艘戰艦和四艘戎克戰船留守,集結4艘戰艦和20艘運輸船,劫掠占國斯島后,2艘戰艦和大半戎克船運送人口和部分馬匹返航。剩下的兩艘戰艦和戎克船攜帶交易的物資和戰馬去劉公島和云臺島,與那邊的中國政府軍做交易。” 梅登道:“趕在南風期的末尾北上,北風初起第一波船就能返航,可以節約時間。” 守序見他們的計劃越來越完善,很是高興,“對,我再提個建議,我們做交易的時間窗口可能不會太多,今年,最多明年,大規模的只會有兩次。所以今年你們最好把規模搞大一點,盡量多征集一些人船。” “一次移民數萬?” 守序微笑:“對,把西班牙人的遺產今年全部花光,金礦那邊也要加緊開采。如果錢不夠,不要在乎利息,向大員的荷蘭人借貸。” 臺北的軍事三人組互相看了一眼,梅登道:“明白了,我盡力而為。” 守序給他們三人倒上酒,“先生們,我們的事業才剛剛開始。有了十萬屬民,我們在臺北的地位將不可撼動。” “為了美好的未來。” “為了未來,干杯,閣下。” “干杯,先生們。” 觥籌交錯中,梅登輕聲問守序,“我記得你說過在兩三年內,中國現政府就將崩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