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麗船警報-《1640四海揚帆》
第(3/3)頁
“俺是遼鎮龍武左右營的兵,督師大人調俺們在登萊戍守,是為了防備麗船。”
“高麗棒子?老哥你不是逗我吧,高麗棒子還敢來打大明嗎。”
遼兵嘆了口氣,“兄弟你是不知道,錦州城下就有一只朝鮮炮隊,俺們在松錦吃了朝鮮炮隊不少虧。”
“千年棒奴,反了他的。這些棒子我一個人能打十個。”
遼兵道:“可不是,但兄弟啊,朝鮮有水師啊,萬一坐著水師過來的是建虜怎么辦。聽說前年就有兩艘建虜船到過登州。”
金城水兵恍然,“老哥,你們在登萊駐扎是為了防備韃子坐朝鮮船過來?”
“不光俺們,天津鎮的水師也是如此。哎呀,兄弟,我從沒見過你們那么大的船,紅夷炮的管子好粗啊,要是俺們有這么強的船就好了。”
金城水兵眨眨眼,“啊,在我們那里不稀奇。我們有幾百門紅夷炮。”
……
守序看著匯總過來的信息。天津、登萊、遼鎮水師匯聚登州真是為了防備朝鮮戰船。
松錦決戰之前,建酋皇太極從朝鮮抽調了115艘戰船組成的水師,運輸一萬包米支援錦州前線。
守序暗嘆一聲,自從皮島陷落,明軍已經要與建州分享渤海制海權了。雖然朝鮮水師不強,論戰斗力絕不是明軍的對手,可看明軍那些船,無不是縫縫補補的舊船,明朝的財力無法向水師傾斜。朝鮮的戰艦更新,更大,更硬,“皆以整木成造,堅固異常。”
雖然面對的朝鮮水師裝備更好,但明軍天津水師、登州水師接到朝鮮出動的消息,兩部各出了30多艘戰船,在海上成功攔截到了朝鮮水師,以少打多,將115艘朝鮮船中的一大半都送進海底。
天津水師和登州水師此戰并無配合,屬于單獨行動。朝鮮船隊最后只有52艘船抵達錦州前線。皇太極對此極為震怒。
明軍的水師雖然勝了一仗,可朝廷得知建虜正派兵督促朝鮮人砍伐大木,在鴨綠江建造大船,非常害怕八旗兵坐著朝鮮戰船打進來。天津那邊糧儲充足防御堅固,朝廷最擔心的是登萊。于是松錦大戰前后,明廷陸續從各地抽調援軍進入登萊防海。
除了遼鎮龍武營的1700兵和天津鎮的水師,目前在登萊的明軍還有山東巡撫王國寶派出的508名濟南兵,前任山東總兵楊御藩的1200精銳鳥槍兵和2000營兵。加上登州原本的6200營兵,3000水師兵。如今登萊附近的明軍有15000人,分散在從威海衛至登州的海岸線上。
這些是士兵,而戰船都匯聚在登州是因為一個異想天開的計劃。今年晚春的時候,前任登州鎮水右營副總兵王武緯忽悠兵部尚書陳新甲同意了“聯鮮圖奴”之策,集中天津、山東、登州等地水師的130多艘戰船,試圖聯絡朝鮮夾擊建虜的后背。可松錦打完,朝鮮便是傻子也知道建州惹不起,當然不會對王武緯的計劃有什么興趣。王武緯帶著船隊抵達遼東沿海后什么也沒干成,只好返回登州。
盡管勞師糜餉,但陳新甲還在位時,沒人敢把王武緯怎么樣。可陳新甲因為替天子操辦與建州議和的事,剛剛倒臺了。登萊巡撫曾櫻早就看王武緯不爽,聯合山東巡撫、剛接任的總兵劉澤清彈劾王武緯,雖未能將其撤職,但也成功調離了登州水師營。
如果不是因為朝鮮,其實原本登州沿海的烽燧差不多都荒廢了。守序這是湊巧,對付麗船的兵船、器材全用到了他身上。
注:明軍戰船不如朝鮮見《兵部為登萊萬分提防麗國調兵并加緊津關沿海等處海防事行稿》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子县|
南京市|
锦州市|
赤城县|
华池县|
民权县|
无锡市|
修武县|
浦北县|
察雅县|
太和县|
揭阳市|
乌鲁木齐县|
乌兰县|
青岛市|
开江县|
富蕴县|
高密市|
阿坝县|
梁平县|
渝北区|
九龙坡区|
高州市|
交口县|
云霄县|
虞城县|
始兴县|
田阳县|
象州县|
綦江县|
武冈市|
青川县|
禄劝|
丹寨县|
探索|
霍林郭勒市|
当涂县|
藁城市|
洛川县|
英山县|
晋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