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 揚州牧劉繇,聽信讒言,擔心麾下大將吳景和孫賁造反,便用武力把他們逼走,趕出了揚州。 吳景和孫賁都是孫策的親戚,一個是孫策的舅父,一個是孫策的堂兄。 這二人無處可去,聽聞孫策投奔了荊州易鵬,如今已然封侯拜相,他們心動之下,便前來荊州投靠。 在接見他二人時,易鵬腦子一轉,想到了一個正當攻略江東的理由。 為吳景和孫賁鳴不平。 這二人既然是孫策的親戚,而易鵬又和孫家是兒女親家,如此算起來,這二人也是易鵬的親戚。 親戚受辱,易鵬怎么能夠忍氣吞聲,于是,在眾人面前,易鵬聽聞吳景和孫賁的遭遇之后,勃然大怒,拔劍立誓,誓要當著劉繇的面,給二人討回公道。 當即,易鵬征調大軍,從長沙郡,渡江而上,攻向江東! 吳景和孫賁沒有想到,高高在上的易鵬,竟然愿意為了他們兩個新來之人,勞師動眾,大軍征討,他們感動不已,當即跪拜在地,拜易鵬為‘主公’,并且發誓,有生之年,誓死效忠易鵬。 吳景和孫賁都是有能力之人,能夠獲此二人,易鵬相當滿意,他微微一笑,當即扶起二人,欣然接受了兩人的效忠。 易鵬真的是為了他二人,這才憤然功伐劉繇? 當然不是。 其實,他早就想功伐江東了。 江東好啊,作為魚米之鄉,富庶之地,江東同樣產糧。 而且,著名的丹陽,便屬于揚州六郡之一。 丹陽兵冠絕東漢,這一大兵源,他眼饞已久。 更重要的是,揚州與交州和荊州接壤,只要攻下揚州,他的領土,便能夠連成一片,而不會出現飛地。 如此,也更便于統治。 他麾下大軍,已經修養一年有余了,也修養的足夠久了,是時候出去征戰一番了,不然士兵們都養生銹了。 討伐劉繇,他勢在必得。 不光是劉繇,整個江東,乃至整個揚州,他都想要把它拿過來。 此時的劉繇,占據著豫章和丹陽兩郡,這兩個地方,都是揚州較為富庶的地方。 劉繇的治所在曲阿。 而王朗盤踞會稽,為會稽太守。 嚴白虎盤踞吳郡,嚴格來說,嚴白虎并不是官吏,而是盜賊。 他和其兄嚴輿都出生于吳郡烏程縣。 在東漢末年,他們盤踞吳郡,以山賊起家,最終成為了當地豪帥,制霸一方,無人敢惹。 史書記載,嚴白虎大約有1萬左右的武裝力量,大約以長興縣南方50里的石城山以及白虎山等作為根據地。 這便是如今整個江東的三股勢力,劉繇、王朗和嚴白虎。 這三股勢力,以劉繇最強,手下士卒猛將,數量頗多。 王朗次之。 嚴白虎最弱,手下不過是一群沒有什么文化的普通盜匪罷了,禍害一下百姓還可以,一旦遇見正規軍,立馬歇菜。 因此,討伐江東的方案,已經不言而喻了。 那便是先拿嚴白虎開刀。 為什么? 因為,他是盜賊,易鵬討伐他,名正言順。 等滅了嚴白虎之后,他便可以以吳郡為據點,不論攻伐劉繇還是王朗,都十分方便。 吳郡和會稽都靠海,其中現在的上海,便屬于吳郡。 易鵬完全可以從海上,運輸士卒,攻打吳郡沿海,進而占領吳郡。 海戰比陸海還要方面許多……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