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夷州沿著近海航行,不過十余日,便能夠直達吳郡、會稽等地。 當即,易鵬開始調兵遣將。 此時易鵬麾下,文臣武將多如牛毛,各地英豪名士,云集于此, 任由他挑選。 為什么? 因為天下人都知道,整個大漢各地,戰亂一片,民不聊生,唯有荊州和交州,一片祥和。 人嘛, 都是趨利避害的, 這樣一個世外桃源, 自然是那些名士和英豪向往之地,于是便紛至沓來,紛紛定居于此。 這像極了八九十年代的出國熱。 當時,人們多少有些崇洋媚外,覺得國外文明發達,哪哪都好,于是,人們以出國為榮,就算在國外混不下去了,一旦歸國,便成了海歸,自覺高人一等。 而國內人也紛紛捧臭腳,把海歸一個個捧上了天,使得海歸成了精英的代名詞。 如此,也變相的促發了出國熱,人們以出國留學為榮,對自己的文化卻嗤之以鼻。 但是再看看現在呢? 隨著國內發展越來越好, 人們已經不把出國當回事了,國內人越來越自信,不再覺得那些歐美人高人一等。 國人自信了,出國熱也就消亡了。 當日,易鵬帶著魏延、徐榮、華雄、文聘、李嚴、甘寧等眾將,以及600陷陣營,1000騎兵,800錦帆軍,3萬精銳步兵,20頭翼龍,各種巨獸,渡海,途徑夷州,進而沿著近海航行,歷時半個多月,終于在吳郡登陸。 而徐庶,孫策,則留守荊州,黃忠鎮守交州。 易鵬只帶了20頭翼龍,而留下10頭,散落荊州和交州各地, 負責監察各地治安, 探查敵軍。 屈屈一個揚州,20頭翼龍足矣。 別看易鵬這一次,僅僅只帶了三萬精兵,但是這三萬人可不得了,一個個身強體健,渾身裝備完備先進,不僅人人配有【清弓】,同時,身上所穿的甲盔,也是經過多方改良過的,性能極好。 再配上已經訓練有成的特種部隊陷陣營、錦帆軍和西涼騎兵,易鵬這一次所率領的討伐軍,可謂是精銳的不得了,戰斗力直接拉滿。 龍鞍也早就研發了出來,經過訓練,三十名龍騎士也已經到崗。 此時,易鵬頭頂盤旋的那二十頭翼龍后背,都騎乘有一到兩名龍騎士,他們自有妙用。 吳郡,始建于東漢。 東漢129年,順帝劉保將原有的會稽郡一分為二,以錢塘江為界,錢塘江以西的部分,獨立出去,設立吳郡。 吳郡的治所,在吳縣(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 吳郡原本是會稽郡的統治中心,人口相對較為密集。 史料記載,東漢末年,吳郡人口為七十萬七百八十二,已經算是人煙阜盛了。 這也是為什么,易鵬勢必要先拿下吳郡的原因。 吳郡人口眾多,而且多是漢人,收編之后,無論是招兵,還是作為勞動力,好處多多。 此時的吳郡,被兩個惡霸非法占據著。 他們便是當地豪族,嚴白虎和其兄嚴輿。 他自封為‘東吳德王’,裂土稱王,無法無天。 因此,當易鵬大軍登陸吳郡之后,他便打著剿匪的旗號,開始征討嚴白虎。 白虎山。 嚴白虎正摟著美人,飲酒作樂,這時,一個小嘍啰慌張闖了進來,稟告道:“大王,不好了,冠軍侯率領大軍,攻打過來了!” 所有行軍中,海運是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易鵬通過海運,突然出現在吳郡,這令敵人根本沒有意料到。 等到他們發現的時候,易鵬的大軍已經一路急行,攻到了對方的大本營,白虎山。 嚴白虎這個名字,也是因為他崛起于白虎山,因而以此為名,自號‘白虎’。 從側面也能夠看出,他是一個大字不識,沒有什么文化的粗鄙之人。 這樣沒有腦子的敵人,是最好對付的。 到了白虎山下,易鵬見整個山巒叢林密布,樹木枝繁葉茂,一個計策瞬間在他腦海中浮現: 火攻! 是的,這一片樹木繁茂的山林,正好適合用火攻,一把火把對方的營寨燒了,一了百了。 怎么燒? 易鵬有的是辦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