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它是古代戰艦中最華麗的存在,堪稱大型殺器。 古代的中國,造船術一直位列世界前列,同時東漢,以及林邑國,倭島,都以造船著稱。 易鵬的麾下擁有大量木工,珠江出海口還有一座座大型造船廠,在出海遠洋,討伐倭島以及夷州的時候,他便花費數年時間,打造了諸多戰船,此時,這些戰船終于又再次派上了用場。 幾千艘大小不一的戰船,整齊劃一的排列在長沙郡長江沿岸,隨時準備整裝待發。 從近日的戰況,易鵬心里很清楚,劉表之所以并沒有大規模率軍支援荊南四郡,目的,就是想要與他的軍隊,在這茫茫長江之上,來一個大決戰。 荊州最犀利的,便是水軍。 更何況,劉表也擔心易鵬麾下巨獸的犀利,所以最終選擇了水戰。 在水戰中,無論是遠古巨猿,還是披毛犀,板齒犀等龐然大物,都將失去作用。 總不能,讓船裝載著這些巨獸,與敵方戰船接弦,以巨獸的體重,哪怕是樓船,也是承受不住的。 劉表的算盤打的很不錯,但是他卻不知道的是,易鵬麾下,不僅有陸上巨獸,同時,還有水上巨獸。 尤其是棘龍,體型龐大,在水中動作敏捷,它注定將成為劉表水軍的噩夢。 一聲號角聲響起,停靠在長江岸邊的幾千戰船,猶如潮水一般,錯落有序的朝著對岸航行。 那場面,宏偉壯觀,船只遮天蔽日,一望竟是看不到頭。 如此規模的水戰,也是有許多講究的,如果指揮不利,很容易造成船只航線相互重合碰撞,導致混亂。 可以想象,一支混亂不堪的船隊,是很難對敵人發動行之有效的進攻的。 在水戰方面,曹操曾經寫過一篇兵法,十分有用。 這一篇水戰兵法,是他經歷過赤壁之戰后,痛定思痛,觀看各種水戰兵書,最終總結出來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水戰法門,這便是著名的《船戰令》。 其中一段講道:“雷鼓一通,吏士皆嚴;再通,什伍皆就船,整持櫓棹,戰士各持兵器就船,各當其所,幢幡旗鼓,各隨將所載船;鼓三通鳴,大小戰船以次發,左不得至右,右不得至左,前后不得易,違令者斬。” 從這一段兵法可以看出,古代的大規模水戰,具有一套極為嚴格的組織管理方法。 易鵬在指揮自己這支五萬水軍船隊的時候,便是嚴格遵循這一原理,使得幾千船只在水上行軍之時,幾乎沒有出現什么紕漏亂子。 站在一座五層樓船上,易鵬俯視江面,心中感慨不已,被眼前長江的壯闊深深吸引住了。 此時,他的腦海中浮現出一段,對長江波瀾壯闊景象的描寫: “大哉長江!西接岷峨,南控三吳,北帶九河,匯百川而入海 ……” 另一邊,劉表方也知曉了易鵬進軍的號角。 他連忙差遣蔡瑁為荊州水軍都督,掌管十五萬水軍,并且帶著張允、黃祖、甘寧、文聘、蔡中蔡和、李嚴和霍峻等一眾荊州將領,出江迎戰。 對這一次的大戰,劉表相當重視,他不僅把所有兵器庫中的各種船艦以及裝備全部拿了出來,武裝這十五萬水軍,與此同時,他還特意讓蒯越跟在蔡瑁身旁,給其出謀劃策。 蒯越是荊州首席謀士,足智多謀,劉表相當信賴。 在出軍前,劉表特意拉著蔡瑁的手,千叮囑萬囑咐,讓其務必要滅敵于江上,振興他荊州水師雄風。 其實,縱觀歷史,在這個時期,荊州的水軍,是整個大漢,乃至整個地球,實力最強大的存在。 不論是水軍的數量,質量,還是裝備的完善度,船只的數量和質量,都名列前茅。 來到江陵之后,蔡瑁見此時整個江面天氣晴朗,風平浪靜,他不由笑道:“如此天色,正是水戰的最佳時機,真乃天助我也!” 蔡瑁說的信心十足,似乎根本沒有把易鵬的大軍放在眼里。 他強大的自信,來源于他的經歷。 作為荊州少有的水戰大將,蔡瑁曾經指揮荊州水軍南征北討,殲滅了無數水賊叛軍,常年的勝利已經讓他有些飄飄然,心里頗有點覺得,放眼天下,無人是他對手的感覺。 更何況,他是知道的,易鵬軍以陸戰稱王,輔以野獸,敵人難以抵擋,但是在水戰方面,他卻沒有聽見過對方有任何建樹。 正因如此,他判斷,對方的水軍應該很弱,易于擊敗。 此時的蔡瑁,乘坐在一艘樓船的中央,上建帥字旗號,兩旁皆是戰船,遮天蔽日,最少也有幾千艘。 為了穩妥戰勝敵人,蔡瑁決定十五萬水軍傾巢而出,務必畢其功于一役,在這茫茫江面上擊敗敵人。 沒過多久,水軍校尉張允來到蔡瑁身旁,稟告道:“大小船只,皆已準備妥當,旌旗戰具,也都完備無缺,還請都督調遣。” 蔡瑁點了點頭,隨后至水軍中央大樓船上坐定,召喚諸將,開始號令三軍……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