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浩然很是激動地說: “趙王,這首歌,不管歌詞、曲譜,我們五姓七望都要了。” 李元景聽了心中大喜: 一開始自己寫詩詞,李世民、李浩然、李浩天爭著要,李元景還以為他們是看中了自己的字,雖然自己的字寫得并不是特別有骨力、內(nèi)涵,但畢竟開一代先河。 但后來李元景發(fā)現(xiàn),似乎李世民和李浩然眾人更看重、喜歡、在乎自己寫的詩! 尤其是后來,自己寫了曲譜,這曲譜都是一些符號。 并且唐時的曲譜,既不是后來的五線譜,也不是阿拉伯?dāng)?shù)字簡譜,用的是漢字譜,看起來非常雜亂,根本沒有收藏價值。 李元景有點(diǎn)不理解,李世民和李浩然眾人,為什么這么喜歡他寫的詩和曲譜,寧肯出高價也要買他的真跡。 其實(shí)他們根本不必出高價買他的真跡,自己不管寫的詩或者曲譜,李世民肯定都會拓印下來,拓印的和真跡沒有多大的區(qū)別。 并且李元景覺得,就他寫的這詩和曲譜,連拓印都沒有什么價值,等到李世民把這些詩和曲譜向大唐民眾傳播的時候,誰想要了,抄一份不就可以了。 抄一份,內(nèi)容還是這內(nèi)容,省錢省事,多合算呀。 唐朝時印刷水平很低,此時的大唐,連雕版印刷術(shù)都沒有發(fā)明出來,更不用說活字印刷術(shù)了,所以,書籍、文字全靠拓印和手抄。 不過不管為什么大唐人喜歡自己的真跡,自己寫的東西能賣錢,那就寫、賣呀! 自從李元景發(fā)現(xiàn)自己寫的詩和曲譜能賣錢、很值錢之后,他就決定多寫一些賣錢。 要知道寫詩和曲譜賣錢,對李元景來說,是賺錢最快、比一本萬利還一本萬利的賺錢生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