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53章 老楊鐵匠上任-《龍虎玉珮》

    漠北大地就像一座舞臺,各式各樣的人物帶著不同的臉譜都要走上來表現(xiàn)一番,只是角色有大有小而已。

    也就是剛耪完地的時候吧,西遼河南岸的田野里已是綠油油的一片了。分到田地的貧苦農(nóng)民走起路來一陣風(fēng)似的,好像渾身上下都在樂。這個時節(jié)的西遼河如同一個溫柔可愛的大姑娘,靜靜地流淌著,不再那么洶涌澎湃。河兩岸,有一些知名的、不知名的野花在綻放著,在綠草叢中偷偷地打量著外面的世界。站在西遼河的岸邊,經(jīng)常能看到一道道的水線,那是西遼河鯉魚在水下自由自在地游動時頂起了水皮。

    實打?qū)嵥悖谖鬟|河南岸的個別村子,從民國三十四年的冬天就開始搞土地改了。有早先吳一民派工作隊搞減租減息的底子,有一些地主怕落個像過去三道溝村曹善文的下場,便沒有太多的反抗。崗崗營子的于大巴掌、馬架子村的馬成財都說,打從吳一民那時候起他們就算服了,如今跟吳一民一樣的人又來了,咋說就咋辦唄。更何況,形勢也跟日偽在時大不相同了,現(xiàn)在是紅色的天下,再也不用像搞減租減息那陣子,還得時刻提防著日偽軍。

    從漠北到巴林各旗、各縣政府都派出了工作隊,下到各村組織發(fā)動群眾,建立貧農(nóng)團,建立農(nóng)會,斗爭地主,分田分地分財產(chǎn)。人隨王法草隨風(fēng),土地改革就像是在冬天的草地上點起了一把火,迅速蔓延開來。人們還給這場運動用上了一個極其形象的代名詞,叫“風(fēng)暴”,鬧土地改就是“起風(fēng)暴”。

    從西遼河北岸的牧區(qū),一直到巴林草原,受到了農(nóng)區(qū)的影響,窮苦的牧民也起來建貧牧團,建貧牧?xí)纺林鳎峙7盅蚍竹R分草場。

    工作隊進駐漠北村,住在了楊鐵匠的家里。這些人的屁股坐得正,辦起事兒來也就順當(dāng)。誰家是正經(jīng)八百的貧農(nóng)雇農(nóng),誰是老實厚道的正經(jīng)人,誰家苦大仇深,誰家給日本人當(dāng)過狗腿子,只要一問楊鐵匠就都一清二楚了。工作隊在漠北村建立貧農(nóng)團時,全村的貧農(nóng)雇農(nóng)異口同聲選老楊鐵匠當(dāng)團長,說他為人厚道,辦事公平。成立農(nóng)會,鄉(xiāng)親們又死拖活拉地把他拽上農(nóng)會主席的寶座。貧農(nóng)雇農(nóng)們都說,老楊鐵匠說話做事兒準成,吐口唾沬都是一顆釘。他兒子又當(dāng)上了團長那么大的官,革地主富農(nóng)的命跟他走會有個依靠,肯定是沒錯的。

    在漠北村成立農(nóng)會那天,全村男女老少一、二百口人都聚在刁家的大場院里,就連那個出了名的大懶人馬小辮也掐著癟肚子跑了來。下伙房村、六頃地村、馬架子村、二道溝村、三道溝村等附近五個村子的一些貧雇農(nóng)也大老遠地跑來看稀罕兒。人們從私塾李洪儒先生那里借來桌子和凳子,讓老楊鐵匠坐在正中間。然后,跟著工作隊員喊起了口號:“打倒土豪劣紳!”“打倒地主富農(nóng)!”“地主富農(nóng)不許亂說亂動!”“貧農(nóng)雇農(nóng)團結(jié)起來和地主富農(nóng)作斗爭!”人們喊著口號,心里那叫一個亮堂,都說這是打從娘肚子里爬出來后遇到的最痛快的一次了,只有把五臟六腑都喊出來才劃算。如此激動人心的場面,讓那些原本只想看看稀罕兒的五個村子的貧雇農(nóng)們眼熱了,他們當(dāng)場就吵吵著要求也加入漠北村的農(nóng)會。工作隊的隊長告訴這些村民說,“你們自己回村去建農(nóng)會吧,一個村一個農(nóng)會。”那些外村人一聽這話,真急眼了,有的竟然跟工作隊長掰扯起道理來:“我們再建也沒人家漠北村農(nóng)會好啊!人家有鐵匠大叔,我們沒有啊!隊長你就說句痛快話吧,支持不支持我們五個村子的貧雇農(nóng),支持不支持我們土改,要是支持就答應(yīng)我們。”工作隊長一時也沒了主意,沒了辦法,只好說:“土改可沒這個先例,不過我要不同意,就說我不支持貧雇農(nóng),說不支持土改我可不敢。那樣吧,你們可以加入六個村大農(nóng)會,回到村子也一定建自己村子的小農(nóng)會。”這事兒就這么定了,六個村的貧雇農(nóng)歡呼雀躍。有人又提出一個村的農(nóng)會坐一層的臺子,那六個村就得坐到六層。人們就用高桌搭了六層的臺子,扶著老楊鐵匠坐了上去。

    老楊鐵匠坐在高高的臺子上,用銅鑼似的嗓音洪亮地喊道:“咱們六村的農(nóng)會成立啦!今后咱們貧雇農(nóng)都要跟著共產(chǎn)黨打土豪,分地主和富農(nóng)的地了。讓種地的人都有自個兒的田,過上要吃有吃要穿有穿的好日子!但不行你們村的土豪打我們村的劣紳,對不對呀?”臺下“噢”地一聲喊“對呀!”散會后,工作隊長在私下里給楊鐵匠糾正了一個錯誤:“土豪和劣紳都是惡霸地主,都是我們打倒的對象。”楊鐵匠連忙解釋說:“我就是說村和村別搶著打,別打亂套了。”

    漠北村成立了農(nóng)會后,在工作隊的指導(dǎo)下,又建立了民兵隊、婦救會和兒童團。為了支持漠北村的土改,工作隊還特意向區(qū)里申請來一支老套筒步槍和八發(fā)子彈。民兵隊長是劉二柱子的叔伯兄弟劉三檁,這桿步槍也就握在他手里了。這支民兵隊剛開始時也就有七、八個人,劉三檁也學(xué)著桑杰扎布操練部隊時的樣子,操練了起來。劉三檁扛著那桿老套筒子,威風(fēng)凜凜地站在民兵隊的旁邊,“一二一、一二一”地叫著號子,引得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來觀看。有一些小青年看著眼熱了,也跑來參加,民兵隊就擴大到十四、五個人,后來又到了二十多人,分成三個小隊,凡是不是地主、富農(nóng)家的年輕人一下子都進了民兵隊。楊鐵匠還抽空兒給這些隊員每人打了一桿紅纓扎槍,讓他們喊著洪亮的口號,扛著鋒利的扎槍,天天意氣風(fēng)發(fā)威風(fēng)凜凜地圍著村子轉(zhuǎn)圈兒巡邏。老百姓看著拍手叫好,地主富農(nóng)見了心里發(fā)寒。

    漠北村最大的地主是刁家,其次是孫大耳朵和王大眼珠子。刁家現(xiàn)在在家主事兒的是刁世貴。漠北村的人們恨刁家恨得牙根兒都疼,原因是從刁二先生到刁世貴,平時做事太過飛揚跋扈了,太過橫行霸道了,看著不順眼的非打即罵。就說對楊家吧,先是因為天旱就要殺死小楊成龍祭天,后來又懷疑楊成龍反日把老楊鐵匠打得半死。特別是在日本鬼子占領(lǐng)漠北的時候,刁二先生和刁世貴都沒少幫日本鬼子辦了事兒,全村的貧雇農(nóng)早就想跟刁家算算賬了。人們找到老楊鐵匠說:“老楊啊,得去刁家算算賬了,刁家的家產(chǎn)最多,地畝最多,女人們都穿金戴銀的,這回可得把他們整治整治了。”楊鐵匠說:“咱們翻身得解放了,該是咱們整治整治他們的時候了。”于是,他帶上幾十號人,有男人有女人有大人有孩子,扛著鐵锨、二齒子,拎著扁擔(dān),挑著筐,先在一棵老榆樹下集合,然后朝著刁家圍子沖出。劉三檁端著老套筒步槍領(lǐng)著民兵走在人群的最前面,大懶人馬小辮手里提著根燒火棍子,也三步一挪地跟了上來。

    刁世貴這一陣子在家坐立不安的。但他還得強打精神。在耪青的扛活的人們在場的時候,他還要哼上兩句戲文壯壯膽,“虎落平陽被犬欺,落配的鳳凰不如雞,但等一日毛長起,鳳還是鳳雞還是雞。”刁世貴除了天天盼望刁二先生打回來外,還偷著把一些金銀細軟和古玩字畫之類的東西裝進一個大套缸里,在月黑的夜里讓啞巴在房子的后面挖個坑埋了,上面再堆些破爛柴禾。刁世貴有一件貂皮大衣,也趁著黑夜送到姘頭小白豬家里藏了起來,并囑咐小白豬這一陣子少串門兒別亂說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指山市| 桃园县| 余庆县| 石台县| 运城市| 江安县| 墨脱县| 宁武县| 孟津县| 巴塘县| 灯塔市| 电白县| 囊谦县| 饶阳县| 宁河县| 庐江县| 鲁甸县| 平谷区| 成安县| 唐海县| 伊宁市| 武宣县| 枣庄市| 和林格尔县| 城步| 当雄县| 东乡县| 承德市| 南部县| 长岭县| 涿鹿县| 红原县| 潞西市| 金湖县| 祁连县| 连州市| 辽源市| 内丘县| 始兴县| 中宁县| 舒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