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謝陛下開恩。”唐令臣誠惶誠恐的退回文班,心還一直砰砰直跳。今日上朝不見太子,看來太子近來表現已被皇上知曉,一時失寵了。早知如此就不該去貼太子的屁股了。 正在唐令臣瞎想之際,突然文班內站出一人高呼道:“陛下內史左庶子張恒有奏。”這張恒專一監察百官,他有奏,不用問必是彈劾太子一事啊! 果然,只聽張恒說道:“本官受陛下抬愛,身為左庶子監察百官,在其位當盡其責,是為忠也!今日吾有本奏,彈劾當朝太子儲君行事不軌,有違體制,敗壞皇家風尚。”說到這里抬眼看了看文皇的臉色,這很重要,如果皇上震怒,自己就撿太子輕的說。如果皇上波瀾不驚,那就挑重的講。 “張愛卿無需顧慮只管說來。”文皇臉不變色,穩穩的說道。 “是,太子臨朝之時,坊間傳聞不斷,皆言陛下病重,不能臨朝,即將禪為于太子,傳太子榮登九五之后即行減負課稅,大赦天下。據本官暗查此言皆由太子府中幕僚故意傳出,以亂民心。”此言一出滿堂皆驚,特別是那文班之首的越王楊素,嚇得手中笏板差點失手掉落。 文皇此時也大驚,太子除了荒淫外,竟然還有此等忤逆之舉!頓時升起一團惡意,狠狠的問道:“你可查清是到底是何人所言?” “微臣已查明,此言出自太子府幕僚鄒文勝授意,由其家丁傳出。本官屬下捕快已抓獲其傳言家丁數人,皆已招認屬實,此為畫押認狀書。”說完張恒從袖口中取出一紙狀書,交由司禮黃門太監遞與皇上。 文皇接過狀書看畢,即抬眼目視階下的越王楊素。楊素慌忙出班奏道:“陛下,太子殿下立儲以來,府中官吏幕僚缺失,故發布招賢令,以充幕府。難免良莠不齊,居心叵測者混入,太子恐一時失察。以微臣看,太子為人忠厚,頗知人倫綱常禮儀,雖多有不足,但絕不至于謀求皇位,做這不忠不孝忤逆篡位之事,請皇上明察。”這絕對是謠言啊!楊素心說,你的兒子幾斤幾兩你當父親的還不知道嗎?他那性格欺男霸女還行,哪敢干這忤逆不孝的事啊? “張卿,即有那鄒文勝府中家丁證言,可曾緝獲此人?”文皇此時也從震怒中稍微冷靜了下來。畢竟自己的兒子是什么樣人,知子莫若父,他是知道的。即便是有傳言,多半也是下人背他而言的。關鍵是抓住哪個叫鄒文勝的。 “回陛下,那鄒文勝甚是狡黠,見家丁當日未回,即知事發,于當夜潛出長安,不知去向。”張恒不無遺憾的說道。 “既如此,發下緝文,各州府郡即行緝拿。”說著將手中狀書向階下一扔,接著說道:“太子雖有不是,但謹守孝道,為人寬厚,此必為府中奸人私行。待緝拿鄒文勝到案后便可水落石出。朕困乏了,今日朝議就到此吧!退朝。”殿前司禮黃門太監高呼退朝二字,眾文武大臣拱手魚貫而出。 在殿門拐彎處,楊素召集唐令臣等太子黨人,說道:“此事古怪,那鄒文勝缺謀少智,膽小懦弱絕不敢私傳此等謠言。這必是晉王府傳謠以壞太子殿下名聲,欲讓皇上對太子不滿,其心可誅!你等打發下人去找,翻遍長安城也要把鄒文勝找出來。” 眾人聽言皆點頭稱是,各自散去不談。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