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汝為行軍元帥,領兵2萬出長安,鎮守武威城。如吐谷渾起兵犯境,你當為朕拒之。緊守不出,待其糧盡退兵之時,擊之!”文皇看著于仲文狠狠的說道。一北一西均為緊要之地,現在備戰還有數月時間,如稍晚的話,后果不堪設想。 “臣遵旨。”于仲文面帶喜色退回班列。作為武將長時間沒有仗打,渾身不舒服。只是希望那幾個沒上朝的武癡們別下來找皇上跟自己爭就好。 余仲業心里念叨的那幾個武癡就是那前大都督魚俱羅、上柱國韓擒虎、史萬歲,還有那臭嘴宋國公賀若弼。剛于仲文退回班列時瞄了那賀瘋子一眼,看見老頭忽而看看皇上,忽而瞧瞧自己,欲言又止的痛苦樣兒。 此時的賀若弼心中一口氣出不來,憋的臉通紅,他心想,昨日我把皇上勸回了朝,結果自己反倒一點好處沒撈到,讓兩個后輩當了統軍主帥。難道皇上閑我等老矣?皇上當庭一言,鐵板訂釘。自己再怎么不滿也不能去爭,去咆哮朝堂啊! 看此事有了決斷,裴肅回到文班列中。又見文林郎楊孝正出班奏道: “陛下,如今天下承平,這開科取仕一事可否進行,又該如何分科?請陛下早作定奪。” “開科取仕乃我大隋立業根本,可帶動文風興起,亦可為我朝堂帶來新風。此事最是要緊,但又不能過急。著高熲、宇文述、楊孝正三人擬議案程,明年開春即行開科。”文皇略作沉吟便作出了決定。 “臣等遵旨。”高熲、宇文述和楊孝正三人出班領旨。 “好了,誰還有本奏?”朝堂一時寂靜下來,有人低頭看著笏板不語,有人又欲言又止。 “既然眾卿暫無本奏,那就議一議日前風傳的晉王欲圖謀不軌的事吧!”文皇說罷,轉眼看向了文班靠后站立的中書令唐令臣。 “此事唐中書令可有話說?”文皇直接點了唐令臣的名。 此時唐令臣有苦難言,雖然晉王在河東之事不知真假,但皇上已經有了動作,又是派禁軍去河東相助晉王,又是令晉王往京師送鹽等,表明了皇上不信傳言,堅定的支持自己的兒子呀!我還犯什么傻去挑弄人家父子關系呢?顯然自己前日彈劾晉王的奏本皇上已經看到了,否則也不會點名讓自己說啊! “皇上,微臣前些時日,聽來京的行商們多有言晉王未得圣旨,私自占據河東之地且招攬各地流民組建私軍意圖不軌,故上本參奏。” “哼!你知其一不知其二。晉王私占無主土地是真,大肆招攬流民百姓也是真,甚至收攬山匪為私兵也是真,但恰恰不為謀反,而是與民牟利。私占土地用于耕種,用于開設鹽場、鐵場造福于民;讓流民不再流浪街頭,發給農具復為良民。進場為工也不失為安置之法。如此種種,皆為安撫百姓之法。汝為朝廷重臣竟目光短淺,不識晉王之意,當自行思過!”文皇盯著唐令臣說道。只是文皇有一顆懷柔之心,不欲懲罰太過,對這唐令臣也只是點到為止,讓其下去自己思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