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要讓員工賺到同行賺不到的那一份錢。】 陳最寫下:“細節呢?” 于是彈幕再次刷屏,將海底撈的管理機制與理念分享給了陳最。 當這樣的問答方式足足進行了一整晚。 陳最再抬眼時,已經凌晨三點,但他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詢問彈幕,同時也是第一次見識到來自2022年的彈幕君真的無所不知。 自從彈幕入侵了他的世界之后,因為自身沒有本錢,所以干了唯一的一件事就是趙婉柔給他的機會——出夜市。 夜市這事,從結果上來看好像算是大獲成功。 但事實上陳最明白,他和彈幕一起想出的營銷主意只是錦上添花,真正保證銷售成功的原因,是趙婉柔給予他工廠成本的貨品,這樣的支持放在小小夜市里堪稱降維打擊,不成功太難,只是賣多還是賣少的問題。 所以,陳最明白自己即便有來自未來彈幕的支持,也未必有能力真的獲得多大的成就,以及多大的成功。 這是他的自知之明,而他更明白想要在未來獲得成功與成就,不能只依靠彈幕,還要不斷的提升自己。 而當下陳最不止看到了來自2022年頂級連鎖火鍋店的成熟商業模式,也看到了一個嶄新的世界。 所以他現在已經不是想寫一份計劃書的問題,而是想將這個成功的案例研究透。 陳最不知道,這是一個提升自我認知的過程,他正像一塊海綿一樣瘋狂吸收著來自2022年的成功經驗,他只是單純的想要以后做老板,以后賺大錢。 可能正是這份對于金錢的渴望,讓他有動力,也有思考的認真聽著彈幕們的話。 而當清晨的第一縷曙光,照進了他的房間時。 已經有對海底撈的商業模式有一定了解,但仍舊擁有很多問題的陳最,撕掉了之前只用了一個小時計劃書。 他開始動用自己的理解,一筆一劃的攥寫全新的計劃書,以確保自己能夠理解每一個行字的意義。 這樣的過程,在吃過早餐后仍然在繼續,陳最一直寫到了下午三點,終于完成了最后一個句號,這一次花費足足八個小時。 當他下方手中五毛錢一支的藍色油筆后,內心忽然感覺有些充實,不比在出夜市時點錢差。 所以對著下午三點的太陽,他由衷的感慨了一句:“學習讓我快樂!” 彈幕們紛紛吐槽: 【寧擱這熬鷹呢?是要熬死我們是嗎...】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