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也罷。”蘭逸飛在上場前如此思考道:“雖然不確定我能打出幾分岡薩雷斯的那種效果,但如今畢竟我的穩定性是比這位智利人強的......” “行不行管不管用,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 蘭逸飛收到了回報,2-1領先,40-30的一個破發點。 甚至,他漏點的毛病這次也沒有再犯,強行依靠首盤挽救3個破發點,并不太大的增益(正主自己甚至感覺不出來變化),在一個反常地正手對攻多拍里笑到了最后。 這個破發點,費德勒靈動的身位仍然讓他的華國對手壓力滿滿,怎奈瑞士人也不知是怎么想的,居然在一個側身正手的攻拍后選擇了隨球上網,而不是什么更加穩妥的抉擇。 正拍進攻的落點不錯、封堵得相當到位,蘭逸飛卻機智至極地選擇了挑高球。 縱使費德勒再次拿出了他的堵門絕技(基本江湖獨一份)“背身單反凌空高壓”,他仍然無法抵擋這種情形下的二次穿越。 這個背身高壓終究是瑞士天王匆忙間的應對,見高不見遠,蘭逸飛只是輕輕一擋一推便將球送去了對角線方向。 一個漂亮至極的千層博弈與好球,也是一個果斷至極,來自蘭逸飛的反擊。 3-1,比分在此刻居然在某種程度上復刻了第一盤的劇情——只是,沒人料到這次劇情的主人公會是蘭逸飛,而非費德勒。 ...... “......” 威廉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球員竟然突然間便給自己帶來了這么一個驚喜。 看了看一臉專注看比賽的搭檔,團隊主教練皮爾曼,他輕輕搖了搖頭,沒有展開自己局間喜歡吐槽的習慣。 同樣保持沉默的還有對面球員,也就是費德勒球員包廂內部的眾人。 米爾卡,這位以前的瑞士女單選手、現在的費德勒女友與經紀人(大家都認為前者的身份更重要),就是沉默不語的一員。 “有沒有什么我們可以做的?” 旁邊有人這樣有些無厘頭地問向米爾卡,后者仍然是有些糾結地雙手交叉、身體微微前傾。 “托尼·羅切老先生(費德勒現任主教練)這次仍然沒有跟隨我們來美網?!痹俣瘸聊?,米爾卡先是敘說了這樣一個大家都了解的事實,隨后話鋒一轉。 “羅杰現在就是處在他2004年無教練的狀態當中,我們就算可以做些什么,現在最好也都按兵不動,以免干擾到他自己的打球思路?!? 米爾卡略顯堅定地回答道剛剛發問的團隊成員,后者也就微微點頭不再多語,看起來他也只是慣例問一問而已。 為何是“慣例”一般地問一下?這就涉及到米爾卡在費德勒團隊里那特殊的話語權與地位了。 雖然在這種場合拿來類比不太合適——其實這正像納達爾團隊里的托尼叔叔。 米爾卡作為2000年世界排名尚在前100名的瑞士名將,與費德勒交往的時間也已經有7年了。 她要是說費德勒不需要幫助......沒人能反駁。更何況,米爾卡還同時具備著職業網球運動員的視野與專業素養,比職業經紀人強出了太多。 就連威廉,也未曾在職業賽場上取得過那般高度。 “看一下第二盤的最終結果吧。”她又輕聲補充道,美網四分之一決賽還是有些重要的。 “雖然托尼老先生因為高齡與訓練澳大利亞年輕選手的原因沒有現場督戰,其實之前還是針對性強化了羅杰的單反切削與二發的。” “被對手破發一次,算不上什么,等他摸透了這位華國選手的壓制路數后自然會展開反壓制?!? “更何況這第二盤,最后很可能還是會走向搶七!” 米爾卡目光堅定地說出了這最后一句話。作為費德勒11個大滿貫冠軍從頭到尾的見證者、幕后最大功臣,這位瑞士女士有資格說出這樣自信的話。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