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頂過1次平分,借助費德勒嘗試進攻下的一記反拍掛網,蘭逸飛拿下了自己的第二個發球局。 2-4,然后,2-5。 蘭逸飛為自己爭取到了繼續活命的時間。沒錯,1局到2局的時間。 ...... “哇,我錯過了什么?” 被堵在門外足足10多分鐘的麥克不用猜也知道,剛才的比分必然很焦灼。 布魯克的眼神在好友拿回的食品袋里轉悠了片刻,然后精光一閃拿走了一份雞蛋火腿經典三明治。只是,嘴上仍是不留情面: “讓你動作那么慢,沒趕上封門吧?” “喂,吃著我請客的三明治就不要說這種話了。” “好吧好吧,其實你也沒錯過什么,兩位選手互相保發,就這樣。” 麥克這次卻是不理好友,盯著大屏幕上的精彩回放:“廣告放完了?導播也算是干了點人事......” “wtf?這一分,你看到了?” 布魯克心中竊喜,表面上卻還是那副平靜兼無所謂的神情:“當然,我又沒瞎。這分是蘭逸飛剛才在40-40接發取得優勢后的嘗試?!? “嘖,可惜呀,搞不好要成為他首個破發點的機會,就被費德勒在那種場外的角度強行打出了一個反拍抽球outside-in......可惜了蘭逸飛多次反拍壓制的成功案例......” 待他回過神來,卻見麥克拿著熱狗也不開動,一臉不忿地看著自己:“怎么了?” “還問我怎么了——這種蘭逸飛開始施展自己主要戰術的關鍵局,你都不為我解說回顧一二。是不是沒有這公共回放,你就當這些分數上的好球沒發生過了?” 布魯克連忙擺手:“唉,這算是我的......畢竟我又不知道有回放,原本想著光有文字敘述你也聽不懂——” “而且,蘭逸飛看似找到的路,這路到底通暢不通暢還兩說呢!” “一般的反拍壓制,未必擋得住費德勒像剛才這分一樣的反壓制。我再說一遍,他可是羅杰·費德勒!” ...... 正像蘭逸飛與費德勒從第一盤盤中到盤末的小小博弈顯示的那樣,世界第一與世界第六的比賽,差距自然不可能有10-0開那么大。 雖然第一盤到最后蘭逸飛也未能取得屬于自己的第一個破發點,但是華國選手在最后的靈機一動也不是毫無用處。 2-5,15-15,到15-30,30-30,30-40,再到平分與費德勒的第一次占先。 沒錯,蘭逸飛在這一局半主動、半被動地讓費德勒拿到了兩個額外的破發點。雖然這也有瑞士人自己打得好的原因在內,不過蘭逸飛仍然挽救了這2個破發點來為自己后面的比賽增加籌碼。 3-6,第一盤的最終比分,而后面的比賽仍然充滿懸念。 第二盤,雙方在給予對手機會這一點上變得更加謹慎了起來,這次竟然還是蘭逸飛率先破局。 在戰至1-1平并且首次以love game保發過后,蘭逸飛在一個局間休息歸來后球風突變,開始偏向彪悍與勇猛方向。 這自然不是毫無理由:事實上,系統這次的探查目標根本就不是什么常規的領域,而是所謂的“反手抗壓區間”。 說來拗口,無非就是盡系統全力,來無間斷地偵測這個時間點是選擇“岡薩雷斯型施壓”好,還是“納達爾型”或者“穆雷型”比較好。 前者全力攻、中間主纏、后者偏守。 當然,萬變不離其宗,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逼出費德勒的直接失誤、或者質量不高的回球來進攻。 在這三者之中,攻向費德勒反手的頻率又依次上升。顯然,蘭逸飛得到了可靠消息,第二盤應當更加“拼”一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