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那你還真說錯了。我是和納達爾交手過的,怎么可能分辨不出來他這場球表現出來的技術水平有多離譜?” “另外提醒你一句,我說的話一點都不重。不信你就看吧,納達爾要是以這種表現輸球同時中斷連勝紀錄,一定會有媒體對他大加挖苦與諷刺——就算這個連勝記錄本身更加離譜。” “這......kei君,你這位朋友是誰?” 這位球友已經理虧到不敢繼續爭執下去了,只得轉頭向錦織圭低聲詢問道。 “華國職業選手,蘭逸飛——現在世界排名應該有25位了。他......確實在巴塞羅那公開賽上與納達爾交手過。” 直播空間內頓時回歸了基本的平靜。 由于他們三人的爭執力度并不算太大,后面又很快沉默了下去,因此周邊的人群沒有持續關注這里,更沒有集體得知蘭逸飛的身份。 德國公開賽的決賽,則被蘭逸飛一一言中了。 第二盤,納達爾被費德勒兩度破發,還了對手一個2-6; 第三盤更加離譜,連一點決勝盤的樣子都沒有,納達爾一個發球局都沒有保住,直接吃蛋然后拱手把冠軍送給了瑞士天王。 全場比分2-6,6-2,6-0,不僅看得納達爾的托尼叔叔臉色肅清,更是讓那位納達爾的粉絲球友當場自閉。 待他回過神來想要和蘭逸飛道歉時,卻發現那人已經和錦織圭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 “舊的記錄結束了,新的記錄會再開始。” 這是納達爾在賽后發布會里自己說出的原話。 而他的托尼叔叔則把比賽的失利分析得更加透徹:“納達爾在最后的決賽里首先是輸給了自己的狀態,然后才是費德勒。我不得不承認,他看上去異乎尋常的勞累,木訥而且不知所措。” “費德勒的一發完美無缺,納達爾的失誤卻在直線上升。” 這些評論無一不印證了前不久蘭逸飛身位職業球員的分析與判斷,但最為精準的補刀卻絕對是下面一家媒體評論所言: “這場比賽里的納達爾就像一頭牲口,被屠宰場敲上了圖章,這是他恥辱的烙印。” 呵! 蘭逸飛只覺得有些好笑,他個人是相當尊重納達爾這紅土81連勝的瘋狂記錄的。可你看怎的,就像他說的那樣,有些媒體可不會去尊重那些東西。 只要你犯了錯(或者他們覺得你犯了錯),那文章評論可能一點情面都不會留給你。 如果現在放一放馬后炮,也許一些賽前評論反而更具意義。 《我會在地獄里和你相見》,哪怕是在這場決賽之前,已經有好事的美國媒體為了渲染氣氛打出了這樣觸目驚心的文章標題。 ...... “夸張歸夸張——”蘭逸飛和錦織圭對面而坐,手里捧著一杯茶,如此聊起來:“你也可以看到費德勒與納達爾已經在這項運動里取得了怎樣的地位。” “也許我的終極目標就是成為這種傳奇對決里的一員吧!” 錦織圭的苦笑快成了這次見面的標志性動作:而我,現在的目標是進入大滿貫資格賽第一輪......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