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個漂亮的保發、或者破發,都是由數個漂亮的得分組成的。一般而言,這里的“數”個不會超出5或者六。 畢竟網球比賽,是贏下4分就能保發或破發大多數對局的游戲。 只是在蘭逸飛與卡洛維奇的第二盤第六局里,蘭逸飛得到的分數早已超過了4分,并且正在穩步向10這個數字走去。 “噢,好球!”蘭逸飛聽到有場邊觀眾在為卡洛維奇的精彩表現鼓掌。 倒也不是說發球大戰就不是好比賽,但確實有不少人,不愛看大炮對轟的戰斗——你一拍,我一拍,誰先掉狀態誰輸球的比賽,觀賞性是差啊! 在之前,蘭逸飛始終不排斥多拍對決,反倒是克羅地亞人更樂意玩傳統的發球游戲。 也正是因此,在卡洛維奇樂于底線糾纏之后,不僅第六局的比分焦灼了起來,觀眾的興致都被調動了起來。 “只是......”蘭逸飛在內心默默地對在場觀眾們到了個歉:“我已經數到10了,卡洛維奇也已經盡全力在底線折返跑了好幾次,該嘗試結束這局了!” 畢竟他心里很明白,在平分時控分就是在玩火,無異于刀尖上跳舞。而如果沒能把一定的狀態保持到對手的發球局里,也等于本末倒置。 “況且。”他繼續苦中作樂地想著:“這一局交出了兩個破發點了,這是個危險的信號,代表我冒的風險已經足夠多。” 于是,在主裁宣布第七次平分之后,觀眾們終于發現卡洛維奇開始在擊球時低聲吼叫。 而他對面的蘭逸飛,看上去也被打出了火氣,拋掉了之前的那些“不自信”、“急躁”,反而變得更加穩定起來。 最終,這一局還是以蘭逸飛的保發而落幕,3-3,距離上一個局間休息已經過去了18分鐘。 場上的兩位球員也不約而同地感到了一陣大戰之后的疲累,只是,緊接而來的第七局可不會對任何一方展露它的仁慈。 ...... “經過一場契合紅土傳統、卻又消耗更大的第六局之后,看上去我們的華國選手是受到影響較小的那方。” “這得益于他本身是個大多數時間的底線選手——不了解這點的讀者可以去翻看我之前的文章——但卡洛維奇的發球局仍然很難被破掉。” 李鐵江坐在自己花了大價錢從其他觀眾手里買到的座位上,目不轉睛地關注著賽場,趁著球與球的間隔又不時記錄著自己的靈感。 “但蘭逸飛克服了自己之前的消極情緒,轉而試圖逼迫對手犯錯,這是個好消息。且看他之前逃過的兩個破發點能否為他帶來一點好運。” ...... 如果說第一盤的比賽還只是在尾部進入了短暫的高潮,第二盤中盤開始,似乎場面已經徹底白熱化。 第(1/3)頁